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双碳大数据:助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发展
双碳大数据:助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发展
【2021-06-10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围绕碳中和的政策顶层设计和实施路线已经在各行各业展开。“双碳”目标指引下,如何才能通过能源结构的加速变革、产业的加速转型升级、低碳技术的加快创新、以及政策的激励引导等多重手段来实现碳排放的“减”,辽宁也在努力探索。新辽宁故事,我们将为您讲述一系列关于双碳加减法的故事。

在能源领域,我省积极利用电力在能源汇聚、转换、消纳过程中的枢纽作用,借助数据广泛、资源融通、技术安全的大数据平台,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双碳”路径,让能源结构更加绿色低碳。

在辽宁省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科研人员正通过能流图研究能源生产、转化、消费规律,进而提出我省优化能源结构建议。数据平台搭载了宏观经济、能源供需等九大模块,全维度汇集了全省能源领域数据。

去年3月,省发改委依托国网辽宁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批准设立了辽宁省能源与电力规划实验室,依托大数据、智能算法,全面深化能源供需形势、新能源消纳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支撑我省在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制定发展规划。

目前,我省制定了更加积极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规划了48类重大清洁能源项目,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涵盖风电、光伏、核电、天然气等领域。此外,我省还借助数据平台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纳利用。在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平台上,每15分钟就会计算一次电力辅助服务费用,我省各发电企业进行实时交易。通过建立电力消纳区域大循环体系,鼓励火电企业加快灵活性改造,为新能源提供发电空间。

大数据助力我省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发展。按照规划,我省风电、光电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由2020年的1400万千瓦增加到2025年的30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我省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为全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