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记者走进鞍山市铁西区共和街道共和小区,眼前所见是一个安全、便民、绿色、整洁、有序的美丽家园。经过改造,这里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配套设施更加齐全,服务功能更加便捷。
“楼体铺设了保温板,上下水管线更新了,原来蜘蛛网一样的网线现在都集中走线了。”正在遛弯儿的居民李井山谈起老房子里住出的新幸福时,对鞍山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竖起了大拇指。
鞍山市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用情用力积极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成果更多更好惠及群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让群众享受高品质生活。
鞍山市兜牢民生底线,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从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发力,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全市坚持就业优先,通过做好创业促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举办招聘会、做好公共就业服务等,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今年前4个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557人,同比增加181.1%。同时,积极推进2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并增加5000个普惠学位供给。此外,全力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为参保人提供全国通用、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线上医保服务,实现“一码在手,医保无忧”。目前,全市已有800家药店、30家医疗机构开始应用医保电子凭证,全市约54万参保人激活了医保电子凭证。
在做实基本保障的基础上,鞍山市聚焦多层次多样化民生需求,不断培育壮大线上教育、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提高养老服务便捷性,全力推进鞍山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开发了老年人信息管理系统、养老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养老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等九大模块及手机APP增值应用模块,基于建成的市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5个县区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50个社区级站点开展智慧化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在网老年人已突破44万人。同时,为满足群众文体需求,组织100场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投放城乡健身器材80套,打造市区15分钟文体服务圈。
鞍山市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做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落实工作,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区域布局、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更新,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市不断加快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大修改造五一路立交桥等城市主干道、次干路,在多处易积水路段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打通建设大道等断头路,改造更换供暖管道,改善高新区等地区17.5万户供暖效果。同时,开展农村地区垃圾积存及脏乱现象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建立健全,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就地处理,提高减量化率,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