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脱贫攻坚 露桃棚桃枝头“结金挂银”
“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请到这儿来看看!”打电话的是,普兰店区星台街道元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新彬。
通过示范带动,发展壮大“一村一品”优势产业,使元岭村由昔日的低收入村跃居成为全街道富裕村。日前,记者站在普兰店区红旗水库畔的星台街道元岭村元岭山上,放眼望去:一幅山村美景尽收眼底:清澈、微波荡漾的水库四周,一片片露桃树错落有致地遍布在山坡的沟沟叉叉中间。桃树的“海洋”中,点缀着一排排桃子大棚。在桃园和桃棚中,村民们正忙于传粉、稀花和施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新彬和第一书记隋新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的脱贫攻坚,在村党总支带领下,党员带头、全村村民紧跟,他们把水库周围1500多亩丘陵山地都栽上了露桃,还建起桃子大棚,三年发展露桃达到10万棵,桃子大棚500多座,这里成了元岭村“结金挂银”的主产地,桃树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元岭村位于星台街道东部丘陵地带,是一个只有5个自然屯的小村,曾是全街道排名靠后的低收入村。2018年5月,隋新从普兰店区检察院来到元岭村任第一书记。在实际工作中,他了解到,元岭村的露桃大都栽在山坡上,土壤含水量低,容易受旱情影响。桃子浇灌用水,靠村中的红旗水库供水。天旱时,离水源地远的桃园,因为用水困难,影响收成,成为村民致富的绊脚石。
于是,隋新就和村两委班子商量,三年脱贫攻坚主攻目标就是集中发展水库周围山地露桃和建桃子大棚。村两委班子和全村40多名党员说干就干!一是通过统一流转土地,统一供应物资,统一购苗木,经过三年努力,到去年,他们在水库沿岸,栽露桃树10万棵,建起棚桃500多座,成了元岭村露桃、棚桃主产地;二是解决水源问题。对远离水库,水源紧缺的桃户桃园,隋新和村党总支努力争取到60多万元资金,打出了村民渴望多年的三口大机井,又修了一座大水塘,从根本上解决了5万株远离水源地的露桃用水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元岭村的露桃棚桃成了村民的两大绿色致富产业,他们的桃子不仅销往全国,还出口俄罗斯,年总收入3000多万元。富裕起来的元岭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村里的柏油路,一直通到棚桃区、露桃园;户户喝上了自来水;对于小病和常见病,村卫生院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就医;村中心地带建起了5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健身广场;在村委会所在地,他们建起了村级小集市,每周赶集一次,让村民把自家产的农产品在小集市上交易,增加了收入;村子的环境也得到改善,设有垃圾回收车,每天对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一个“街净、院美,树成荫、花飘香”的美丽村庄已经形成。
村党总支书记李新彬兴奋地说:“三年脱贫攻坚,让元岭村富裕起来了,但必须巩固和继续发展脱贫攻坚成果。我市在《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实施128个原低收入村产业巩固提升工作,通过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发展壮大“一村一品”优势产业,更坚定了我们壮大优势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他还说,下一步我们要把元岭村三件“大事”落实好,为乡村振兴助力加码。一是元岭村年产露桃300多万公斤,但全都是夏秋季节成熟销售,运输储存过程中容易变质和腐烂,必须经过大型气调库“充冷”,今年已计划建一个可以给百吨桃子“充冷”的气调库。二是成立桃子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村里管理,吸收桃户加入合作社,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销售,搞好桃农们的物资供应,促进露桃和棚桃发展,提升果质,增加桃农们的收入。三是元岭村位于红旗水库畔,青山绿水,环境优美,适合发展观赏性旅游业,我们要把元岭“桃子村”的优势不断放大,每年办一个“桃子节”,让我们的桃子名气更大,销路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