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天寒地冻,在绥中县高甸子满族乡獐子沟村,记者看到村民的宅院普遍使用白瓷砖贴墙,房屋多为平顶或囤顶,白色的水泥砖墙上画着满族风俗的图案,对联都是满汉两种文字对照的,道路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分类垃圾桶。一条小河渠,刚刚修好的赭黄色小桥上,村民们在走亲串门,冰雪覆盖的河面上印着孩子们玩耍的脚印,河岸两旁的河堤修成长城垛口样),呈现出一派典型辽西满族村落宁静祥和的景象。
“俺们村贫困户一辈子也没想到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自来水,这都是党给的好生活啊!”记者和绥中县高甸子满族乡獐子沟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大明一起来到村里的贫困户国友生家,老人兴奋地打开自家的水龙头给记者看,两年前他家还得去外面挑水,赶上大旱更难,水源地还离家挺远的。今年72岁的国友生患有脑血栓,老伴儿付文芬是残疾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老两口做梦也想不到以他们家的条件还能过上这样好的生活。
在国友生家暖融融屋里的东墙上,贴着一张“两不愁”台账,上面清清楚楚地印着他家的自然情况、致贫原因,标明了2020年他家老两口的收入构成:政策性收入(含耕地和玉米补贴、低保、残疾补贴和养老保险)13924.11元;村公益岗位500元;村集体产业扶贫分红1960元,各项合计16384元。
据了解,高甸子乡獐子沟村为省级贫困村,于2017年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全村共有494户,2170口人,建档立卡贫困户63户130人,该村2019年底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贫困”这顶扣在头上多年的帽子,如今被獐子沟村敞敞亮亮地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