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安居乐业带头人——老党员原吉先脱贫攻坚二三事
安居乐业带头人——老党员原吉先脱贫攻坚二三事
【2021-06-15 来源:桓仁县乡村振兴局】

贫困户住的老旧房屋曾是老党员原吉先的心病,也是他日日夜夜的挂怀。


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三架窝棚村任村主任期间,原吉先积极协调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全身心投入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选址现场勘察,确定用地范围,制定改造方案,督促开工施工……在离任前的两年里,原吉先亲力亲为,先后为40多户困难群众改造了住房,让贫困户住上了窗明几净的大房子,不但安全有保障,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三架窝棚村距县城90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全村10个居民组、340户、1400人。由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以及观念落后等原因,村民们直至本世纪初仍固守传统耕作方式,依靠种植玉米、大豆等传统经济作物生活,收入微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全县中下游水平。那时,人们居住的多是普通石头房,只有少数人家拥有砖瓦房。


从五里甸子镇副镇长岗位退下后,原吉先回来了。相比多年前曾任三架窝棚村党支部书记,再次被村民高票选举为村主任的他,觉得这次肩上的担子更重。“被老百姓认可,就得做实事儿,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2010年至2020年5月任职期间,这是原吉先念念不忘的初心和誓言。


凭借多年来在镇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经验,原吉先敏锐地察觉到,中医药健康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彼时,邻村桦树甸子的五味子产业和老黑山的大榛子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其实,原吉先曾多次在村里召开产业动员会,但收效甚微。他苦口婆心,反复解说,带领村民到邻村的五味子和大榛子基地做工,让乡亲们在赚到务工费的同时拓宽眼界,积累栽培、剪枝、施肥和打药等实践经验。经过一年亲身体验,三架窝棚村终于有人站了出来,将自家的地改为五味子和大榛子种植基地,首批五味子、大榛子便收获了高于常规作物十几倍的收益。从此,五味子和大榛子产业在三架窝棚村迅速形成燎原之势,从最初500多亩扩大到五味子基地1700多亩、大榛子基地1500多亩,年均收入高达2000余万元,户均年收入约8万元。


仲夏来临。走进三架窝棚村,目之所及都是五味子和大榛子,让人赞叹。村民闲来无事,坐在家门前的树下闲聊家常。随着收入不断增长,各家各户原先的石头房早已经被改造修缮一新,有些家庭甚至还建了地暖、车库等设施,成为美丽乡村人民安居最真实的写照。


如今,72岁的原吉先从村主任的岗位上退下,却依旧没有停下脚步。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他仍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出现,积极参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信息核验,继续为脱贫攻坚工作和家乡发展奉献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