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点位取土测土,根据检测结果精准配肥,缺啥元素补啥元素;通过卫星信号,坐在家里用手机就可以巡田;精准高效测算,可使投入减少10%,增产10%……在铁岭县阿吉镇陈平堡村,一块面积68亩的水田地成了全村老百姓关注的“香饽饽”。
2021年6月9日上午,中化农业MAP铁岭技术服务中心的农艺师们来到陈平堡村的水稻试验田巡田,查看水稻长势,并对后续的施肥、打药时间和用量进行指导。“老百姓虽说种了很多年的地,但土壤是啥成分、里面缺少啥元素却不知道,通过我们进行技术托管后,进行精准测土配肥,把缺少的元素补上,就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农艺师许泽浩介绍,2020年12月份,公司接手了村里的这68亩试验田,测土分析报告出来之后,显示土壤氮的含量偏低,磷和钾的含量居中,于是就制定了一个科学配方。在配方基础上,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测定,测定中发现土壤中的硼和锌两种元素严重缺乏,在制定专业配方肥时重点加了锌和硼两种微量元素。
将这个惠农政策引进村的人是陈平村的第一书记刘凯,“来到村里一回,我就想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生态农业、数字农业、绿色农业,走生态、高效、特色、精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我们要想办法积极探索,让老百姓多受益。”乡村振兴首先要农业振兴,为了让数字农业惠及全村百姓,使农户增产增收,去年,刘凯筹集资金十余万元,依托阳光源专业种植合作社设立了总面积68亩水稻试验田,并与央企——中化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由专业的农艺师为试验田提供从种到收的农业产业链技术指导,农户还可以通过MAP智农软件,打开手机直接观测到农作物是否出现病虫草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预计这68亩试验田将在化肥减量10%的情况下,还能增产10%,真正做到让农户少投入多打粮。
“陈平堡村共有水稻种植面积4000多亩,年产水稻500多万斤。我做这个实验田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现代农业和数字农业,让村民达到一个增产增收的效果。”望着连片绿油油的水稻秧苗,刘凯心里充满了期待,“如果这个实验田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希望向全村推广,让全村的百姓能享受到这份科技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