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独头蒜成熟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起蒜和卖蒜,前后也就10天左右就能结束采收。”2021年6月8日,记者来到开原市老城街道文庙村,“开原老城蒜”是开原市的传统名牌农产品,种植历史已达300年以上。每年6月初,开原老城各类型蒜便开始陆续上市,除了被国内市场看好,还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家。
走进文庙村,映入眼帘的就是连片的蒜地,每块地都能看到农户在地里干活,起蒜剪蒜的场面随处可见,文庙村党支部书记王勇告诉记者,今年全村共种植了300多亩的独头大蒜,每亩产量在两千斤左右,今年蒜的质量很好,很多蒜都提前预订出去,全国的客商们也都奔着“开原大蒜”的品牌前来购买。
眼下老城街道丰收的独头蒜属于南方品种,学名叫独蒜,经过改良后引进到老城种植。因为老城独特的环境和土壤优势,这个“外来户”品种的口感不仅没因为水土不服受到影响,反而个头和产量相比原产地还更大更高。“这种独头蒜具有果肉饱满、维生素C含量高、耐储耐运等优点,吸引越来越多种植户参与种植经营,亩产最高可达1200公斤。”王勇说。
“我们现在一年卖两茬蒜,一种是独头蒜,一种是紫皮蒜,现在每天都有外地客户来购买。”蒜农张峰说。独头蒜品种的广泛种植弥补了“老城紫皮蒜”成熟晚上市慢的劣势,正常老城本地紫皮蒜的上市时间在6月末7月初,而独头蒜可以提前一个月上市,这大大缩短了蒜农的收入周期,而且因为独头蒜早熟的特点,待收获期结束后,蒜地还可以进行大白菜等晚熟蔬菜的种植,属于一块地进行两次种植,对于蒜农来说增加收入的同时减少了市场风险。
为有效改变蒜农受传统观念影响,增加品牌效益,今年老城街道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优势,按群众需求组织大蒜种植、管理以及市场知识专题培训,把技术培训搬到田间地头,对全街道975户蒜农栽种的2100亩蒜地进行统一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们还成立了大蒜专业协会,改善了老城大蒜生产模式,力争使每亩蒜地增收1000元。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带领广大蒜农走科技兴蒜、质量兴蒜、绿色兴蒜、品牌兴蒜的发展之路。”老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明说。
图为蒜农在地里采收大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