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党的光亮在指引 小康路上前进进
党的光亮在指引 小康路上前进进
【2021-06-16 来源:昌图县融媒体中心】

皮肤黝黑,身材瘦小,却在田地里干活儿干的最起劲,不细心留意,谁也不会察觉到患有哮喘病的谢井才干不了重体力活,这也正是以往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2016年镇里将他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他曾经灰暗的生活里,终于有了一束耀眼的光亮,指引他摆脱贫困,走向小康。


马新国是铁岭市城市发展服务中心的一名干部,6年前被下派到农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初到任上,他被村民排斥,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镀金第一书记”。直到他将野樱梅种植项目引进到农林村,高价流转了村民的土地,还为乡亲们提供了就业岗位,百姓才对这位马书记另眼相看,谢井才就是其中一员。


因为野樱梅基地的建成,谢井才人生第一次守家在地赚到了钱,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脱贫的希望,而他拼搏向上的劲头儿也获得了扶贫干部们的关注。为了让谢井才一家进一步摆脱贫困,村里为他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冬季除雪、夏季绿化,这些活每完成一个,就是一份收入,滴滴汗水换来张张钞票,谢井才用勤劳的双手编制小康梦,他在脱贫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有尊严又有劲头儿。此时的他,不再是乡亲面前不敢抬头的困难户,而是“肯奋斗,能脱贫”的典型代表。而当他看到了在共产党的指引下,生活发生的喜人巨变;看到了他身边的共产党人在如何的发光发热,照亮了他们贫困群体的小康之路时,谢井才立志也要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后,谢井才对待生活的热情更加高涨,每逢村里有活儿,他都第一个冲上去,一个人干不完,她还会拉着媳妇一起干,夫妻俩干不完,他还会通过“魅力农林”这个微信群,喊村民们一起干,只要谢井才吱一声,乡亲们一定争先恐后主动争取,此时的谢井才真正发挥起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村民们说:“脱贫的路上,腰包要鼓起来,村庄也要美起来,这样才更幸福!”。如今,农林村的居住环境有了巨大的转变,马路顺了,房子稳了,垃圾没了,连围墙也有“文化”了,方方面面都彰显出了村子的精气神儿。而近期,农林村新建的村民休闲广场也要安装路灯并且投入使用了,村民们都十分期待能够在茶余饭后坐在长廊底下唠唠家常,聊聊那个曾经“雨天出门一身泥,粪污垃圾门前堆”的村庄,是如何变成了如今“水泥马路通到家,门前绿树和鲜花”的省级美丽乡村。


采访中,马书记同记者讲,宜居的乡村让百姓有了更好的生活体验,但想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还是要靠经济来支撑。产业能富民,就业稳人心,如今,野樱梅项目已经实现了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就业的目的,未来,还要继续绘就产业蓝图,让贫困群众稳稳的走在小康路上。


在泉头镇脱贫攻坚路上步履铿锵的不止农林村,石虎子村也是其中一员。记者了解到,泉头镇全镇共有这两个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82户,1056人,2019年已经全部脱贫摘帽。


习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泉头镇的各村正迎着共产党升起的太阳,带领广大百姓,朝着光明大步迈进,奔向小康!


记者手记: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马书记和农林村村民们被太阳晒的发黑的皮肤,这刷新了我的认知,总是以白为美,如今却觉得黝黑的肤色才是扶贫最真实的底色,才是脱贫攻坚路上最美的颜色。那一条条水泥路、那一株株鲜花和村民们那一句句“感恩、知足”,原来,告别贫困,走向小康,体现在百姓生活中,是这么具体实在,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哪里,小康生活,就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