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二台子村的木耳培养大棚,只见工人们正忙着调整悬挂的菌棒,高高挂起的菌棒眼下就要进入养棒期了,再过个大半月便可进行采摘了。为保证持续脱贫增收,二台子村于2018年底,大力实施黑木耳等产业扶贫项目,成立了二台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木耳培育棚13座,木耳晾晒棚4座,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台子村党支部书记郑成义:“咱们合作社是2018年末开始建,2019年正式开始生产木耳,主要是村社合一的扶贫产业,总投资接近163万,其中扶贫款125.5万,村入股6万,这些收益都是用于贫困户,19年465人,每人投2700元,年底分红每人366.8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而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据了解,合作社通过用工,可带动当地百姓增收,实现家门口就业。
采摘后的木耳经过晾晒、精选、分装后进行销售,据了解,合作社的大部分木耳都是通过订单销售,还有一部分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网上销售。由于对每一道程序严格把关,对温度湿度等条件严格要求,不打农药、不添加生长剂,保证绿色无污染,经自然晾晒的木耳,肉厚营养价值高,为合作社赢得了好口碑。合作社于去年注册了“纯恒元”商标,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木耳品牌。今年,合作社将计划培育春秋两茬木耳,今年,合作社头茬木耳菌棒达到20万棒,预计销售额可达100万元左右。
合作社负责人王雪冰:“我们的木耳特色主要是大棚里养的,不是陆地的,第一首先营养要比陆地的高,第二是生长过程都是在监控里长大的,就像孩子在非常好的环境里长大,目前春耳……,湿度、温度,菌上到棒上保证最好质量。”
二台子村的木耳产业在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同时,有效的防范了脱贫户返贫风险,实现持续增收,助农铺设致富“菌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