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书香,图书馆里看“文化小康”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县,图书馆凝聚着公务文化服务的变迁。近年来,我县图书馆不断更新借阅方式,为广大图书爱好者提供了方便,“文化小康”的成色越来越足。
图书馆里各种设施齐全、环境整洁,随着暑假的来临,来图书馆阅读、借书的读者络绎不绝。
【同期 居民 庞欣雨:图书馆是一个非常便利的公共设施,因为在我工作之余我会来图书馆学习,在学习之余放松的时间,我还会借借图书看一看,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而且图书馆的环境各种硬件设施都比较不错。】
过去,受图书馆藏书量少和设备不齐全等条件限制,不能满足广大爱好者借书的需求,图书馆馆员需按照读者要求入库选书,手工登记借书登记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9年,磁条卡取代了手工登记卡后,实现了电子化的借阅方式,方便了广大读书爱好者。
【同期 图书管理员 杨丽:以前咱们图书馆都是手记每次来都用手工记录,现在这个借书卡可以输入电脑更加方便读者了,上午看完的话,下午都可以来换,随时都可以来换,每次可以借两本,图书的种类也比以前多了,更加方便读者了。】
2012年,图书馆引进了两台电子借阅机,居民扫码便可以在手机免费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此外,居民也可以下载“移动图书馆”app,利用app可以随时获取图书馆信息公告,查询馆藏,远程完成借书的预约、续借手续,还可实现在线咨询、荐购图书、意见反馈等交流互动服务。
记者跟随图书馆馆长林海博来到图书阅览室,只见宽敞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书籍,到处散发着书香气。
图书馆各阅览室全部免费对外开放,保证服务时间,双休日不闭馆,采用馆员轮班上岗形式,并为特殊读者提供延时等服务。2019年,6个服务窗口全年共接待读者 12209人次,流通册次 1880册,数字资源浏览38344次,下载2876次。
近几年,图书馆还开展了送图书下乡、“壮丽70年,阅读新时代”主题亲子拼图、“同城共读、万卷共知”数字阅读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特色文化品牌活动的影响力。
今后,图书馆将不断壮大公共阅读服务,让书香吹进千家万户,让百姓享受 “文化小康”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