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辽宁省将夯实公立医院公益属性,做好“一老一小”照顾服务;医大一院和盛京医院联合创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启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强4000所高标准村级卫生室,40个高水平县域紧密整合型医共体覆盖全省;建成50个高质量互联网医院,减少看病就医堵点痛点……
3月26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邀请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全省卫生健康领域重点工作。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全省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增加到78.97岁,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艳兰介绍,今年要妥善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增加居家、社区、机构等医养结合的服务供给。同时,还要持续关注“二孩”家庭,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在疫情防控方面,突出预防为主,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做到新冠病毒疫苗目标人群“应种尽种”。同时,强化城乡联动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突出抓好农村地区以及重点时段疫情防控。
“十四五”期间,辽宁省将全面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夯实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和公益属性。目前,结合辽宁实际,已确定了医大一院和盛京医院“强强联合”创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明确了以沈阳为核心、大连为支撑,利用3-5年时间打造若干家国内一流医院,推动全省疑难重症诊疗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启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同时加强急诊急救服务能力,完善卒中、胸痛、创伤等医疗机构布局,规范诊疗、合理用药。为方便就医,全省将推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施预约诊疗,预约号源投放率要达到70%以上。为提升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辽宁将建强4000所高标准村级卫生室和2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打造40个高水平县域紧密整合型医共体,做到省内各县全覆盖。
“数字蝶变,未来可期。”当谈到“数字辽宁”建设将给人们的就医治疗带来怎样的变化时,省卫生健康委张烜处长兴奋的回答。未来,辽宁将大力推进行业数字化发展,在省内看病就医将实现“一码通用”,完成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精准对接和联动,为每位居民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体系。张烜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建成50个高质量互联网医院,通过远程医疗、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连接。另外,还要打造智慧医院,实现智能预约挂号、导医分诊、预约检查、结果查询、取药配送、支付结算,实施“健康辽宁影像云”等普惠性数字化项目,方便患者转诊、远程会诊,减少看病就医的堵点、痛点。
据悉,辽宁省还将在中医药服务体系开展提质升级、杏林人才培养、中医药创新能力提升、中医药产业振兴、中医药文化传承海外交流等五大行动。同时要争创国家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启动省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加强中医馆建设,加快中西医融合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药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