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辽宁:“补短板、锻长板”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辽宁:“补短板、锻长板”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2021-06-21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东北新闻网】

   3月23日上午,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邀请辽宁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重点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相关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辽宁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多项历史性成就: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0%;2019年全省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成为“部省共建、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6省份之一;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显著提升,448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188个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新增国家级高端人才403人、国家级科研奖励29项、国家重点项目116项。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四五”时期,辽宁省提出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构建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研制推进全省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加强学校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

  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大中小美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学校育人主体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开展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素质。

  推动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探索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共建产学研用产业学院,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推动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一体化培养。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推进教考分离和学分制改革,围绕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合和人才培养结构,坚持开放办学,实现优质教育和科技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引导高校科学布局支撑辽宁振兴发展。

  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启动全省中考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持续落实“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备忘录,推进国际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留学项目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有关工作,加强外籍教师聘任与管理。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今年全省教育系统将着力补短板、锻长板,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面,打造“三大球两小球”和冰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300所。完善五级体育训练竞赛机制,确保“人人有项目、班班有队伍、月月有赛事、校校有品牌”。构建各学段有机衔接、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美育体系。落实作业管理相关规定,加强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坚决做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整顿工作,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

  在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方面,年底前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6%,增加四万个优质普惠幼儿园学位。年底前实现集团化(联盟)成员学校数量占义务教育学校数量的80%,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选树一批集团化办学先进地区和学校典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

  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一批产学研用产业学院,建设2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推进“双高计划”,建设20所左右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特色专业群,50所左右省级优质中职学校和50个左右优质专业群。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星级专业、卓越专业评估。

  在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深入实施本科教学改革15条措施,围绕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扎实推进“四新”学科建设,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评选3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00门左右一流本科课程。成立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促进校地、校企就业创业供需对接,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实施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100项,评选省级优秀学位论文180篇,构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