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记者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开启‘十四五’·迈向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上了解到,为落实辽宁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部署和2021年重点任务,辽宁省科技厅多措并举高效配置资源、充分凝聚力量,实施“项目+团队”的“带土移植”工程,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辽宁省科技厅规划与平台处处长臧宝岭介绍,在科创资源配置方面,该厅采取三项措施:一是重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增设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计划、“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计划、“带土移植”引育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等类别。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握技术创新的经济活动属性,让企业做“盟主”,坚持技术创新需求由企业提出、重大项目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重大创新平台围绕企业需求布局,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三是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作用。在原省本级科技专项资金预算中调整出3亿元用于支持产学研联盟建设,调整出1亿元用于支持盟主企业开展“带土移植”引育人才,同时将年度新增的省本级科技专项资金全部用于支持联盟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以上通过联盟为载体,支持企业的资金累计达6亿元。此外还将通过其他资助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各种技术创新活动。总体上看,今年用于支持的科技专项资金总计将达到8亿元,占年度省本级科技专项资金的80%,力度空前。支持企业的资金原则上均不超过项目研发总投入的30%,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在凝聚力量方面,一是注重产业部门合作。进一步强化与省工信厅等产业主管部门的对接,紧紧围绕产业部门提出的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目前已确定31个重点创新链,下一步将围绕创新链推进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布局重大创新平台等工作,着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强化省市协同联动。建立厅市会商工作机制,根据各市产业情况和科技工作实际,推进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更好发挥各市科技管理部门的能动性。三是调动高校院所创新积极性。引导高校院所将科技创新重心聚焦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加强与中科院系统在辽单位的深入合作,尽快落实“十四五”省院科技合作协议,发挥中科院创新资源优势,服务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联合省教育厅尽快出台《关于深化科教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科教融合、凝聚科教资源。四是加强对外科技合作。深度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学习先进经验、借鉴成功做法,用好外部资源。
辽宁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与自然科学基金处处长刘佳介绍,“带土移植”就是人才引进要重视团队,可以以“项目+团队”的方式,鼓励领军人才把专利、整个团队一起带过来,这样引才效果更好。组织实施“带土移植”科技人才专项行动,辽宁将以“招才引智”系列活动为重点。首先于4月下旬举办辽宁首届招才引智大会,宣介辽宁科研场景优势和优惠政策,为辽宁招才引才搭建重要平台,后续将继续组织各市、各高新区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西安、武汉等高端人才密集型城市,开展科技政策和创新需求推介,吸引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来辽创新创业。此外,将完善与中科院“院地合作”机制,向中科院优势智力资源“张榜”,解决辽宁重点产业技术问题,同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等平台,围绕辽宁科技问题“张榜”实施一批国家级课题,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智力资源,推动一批优质科技人才成果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