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新市彰武县,3500余名党员干部乘坐党史学习教育“大篷车”,沿着“传承治沙精神、感悟生态彰武”现场红色教学线路,深入柳河两岸治沙前线,看项目、听党课,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唤起爱家乡、建家乡的澎湃精神力量。阜新市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走心,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生动课堂”“生动教材”,厚植爱党爱家乡沃土,引导党员干部学史力行有作为,为民服务显担当。
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具有本土特色的“自选动作”。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传承、弘扬以彰武治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基因,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利用“3+2+N”党史类实践教学阵地开展红色教学。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经济转型20周年融为一体,通过举办纪念经济转型20周年座谈会、高峰论坛、“域外媒体看阜新”等大型主题活动,讲好阜新故事,展现转型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本土化、特色化。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以学习教育成果推动转型振兴步伐,以转型振兴成绩检验学习教育成效。创新组建“百人百行”基层宣讲队伍,打造“市有品牌、县(区)有特色”的全新宣讲格局。用好用活本土红色资源,创新宣讲形式,打造推出“蒙古贞红色书场”“党史学习教育大篷车”等特色载体。利用“1+100+1000”网络发布矩阵开设“党史学习教育”“党史知识大讲堂”等专栏。发挥媒体融合优势,策划推出“阜新红色地标巡礼”,带动广大市民打卡“红色地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争作贡献促振兴”实践活动贯穿全年,成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载体。阜新结合“千千结”活动,千个机关党支部与千个基层党组织互学互帮互促,结对党支部共同设计、共同谋划,列出实事项目清单,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节点,切实为基层解难题,切实为群众做实事,让“千千结”变成“连心结”。
党员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俯下身沉下心,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出台一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聚精会神抓好项目建设,精选体现“阜新速度”的30个项目,推动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提振发展信心,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年初经人大代表票决确定的10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展顺利,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阜新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百名党员进企业、宣传党史送服务”活动,100名国企党员把党组织关系放在非公企业,建立30多个党支部,做党建指导员、党史宣传员、项目服务员,产生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