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记者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20年辽宁省严守消费安全底线,全省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有影响的食品安全风险事件。
持续开展食品安全建设年活动
辽宁省聚焦校园、农村等重点领域,关注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餐饮等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扎实推进食品安全行动。
一是有效管控食品安全风险。12.2万户餐饮单位免费获得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清空回填腌菜大坑1.63万个,彻底根治了历时30年的历史顽疾。积极推进腌菜产业升级,指导新建产业化生产企业14家,腌菜产能超过120万吨。
二是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检查主体26917户次,责令整改1189户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4件,关停无证经营2户,约谈学校负责人317人次,撤换食品原料供应商46个,更换供餐单位42个。全省持证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100%,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54.7%。
三是积极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查处113家涉嫌违法违规经营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推行网络餐饮“食安封签”,全年投放1000万张以上。建立保健食品诚信经营“一店一码”。
四是开展省级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3254批次,检出合格食品3218批次,合格率98.9%,达到国家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目标。
推动电梯立法、电梯安全监管
辽宁在全省推进电梯按需维保模式和电梯检验检测方式改革,升级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为“辽宁省电梯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推动《辽宁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如期发布,第一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确定了“物联网+智慧监管”、全面推行电梯责任保险、电梯费专款专用、电梯专业化运营等制度性创新,全省参保电梯11.8万台,覆盖率达到57.7%。全省电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加速迈入了法治轨道。
加大力度保障消费产品质量安全
辽宁在省本级完成儿童玩具、成品油等98种产品4551批次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发现402批次不合格产品,不合格发现率为8.83%。开展13种340批次的风险监测,发布8份消费预警通报。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检查各类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企业90家,检查走访儿童和学生用品重点商超、批发市场各类经营户2200余家,行政约谈190家。
今年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攻坚行动
今年,辽宁省将继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到2021年底,校园食堂及其供餐单位、规模以上社会餐饮单位、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关键岗位规范化比例达到80%以上,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80%;持续推进供餐单位建立HACCP或ISO22000体系。
将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开展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信息备案工作,严把冷藏冷冻食品入库出库查验关。
将提升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指导市场开办方与入场销售者100%签订质量安全协议书,入场销售者管理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将加强重点食品安全监管,对婴幼儿辅食等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继续抓好食品添加剂“两超”问题治理、“塑化剂”污染防控等。组织对固体饮料、压片糖果和代用茶专项整治成效进行督导检查。针对1-2个重点品种开展全域抽检,摸清行业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牵头起草辽宁酸菜地方标准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卫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