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2021年辽宁省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2021年辽宁省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2021-06-22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东北新闻网】

  2月1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省"两会"精神新闻发布会。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张奎男在发布会上介绍,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2021年,辽宁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正常年景下全省粮食产量达到468亿斤以上,进一步巩固全国主产省地位、扛稳主产省责任,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辽宁应有贡献。

  张奎男介绍,“十四五”期间,辽宁将聚焦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抓好耕地保护、种业创新等关键问题,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辽宁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抓好抓实,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为丰收奠定坚实基础。调动地方和农民积极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优先将产粮大县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纳入省级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平台,支持降低三大粮食作物产粮大县保费补贴比例,让市县产粮有动力。同时,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贯彻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时发放稻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资金,让农民种粮有收益。

  二是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顺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新建325万亩以上,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健全管护机制,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加强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数量认定、质量评定,加强耕地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督。

  三是积极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加强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重点加大优质高产多抗宜机收水稻、玉米新品种攻关力度。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培育有影响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打造有竞争力的领军型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支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建设区域特色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加大高产优质专用品种推广力度,提高良种化水平。

  四是加大技术集成推广服务。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强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推广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大力推进黑土地保护,落实中央财政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110万亩,省级财政专门安排2亿元资金,开展省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落实秸秆覆盖免(少)耕作业补助政策,实施保护性耕作850万亩。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科学采取应对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影响。加强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害监测预警,及时开展统防统治、绿色防治,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