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印着“辽宁好人﹡最美扶贫人”荣誉称号的证书送到辽阳县柳壕镇刘柳壕村“第一书记”刘建成的手上。3年前,29岁的刘建成走出辽宁电大办公大楼,来到田间地头,作为省委组织部选派的干部,扎根在辽阳市辽阳县柳壕镇刘柳壕村,担任“第一书记”。由于工作表现优异,他连续3年驻村考核为优秀“第一书记”。2019年7月,他荣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0年5月,他入围辽宁“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选人。在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普查省抽查工作中,刘建成被评为“先进个人”。
进驻村里做“第一书记”,刘建成把强化基层党组织、聚力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他坚持基层党建引领民生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工作原则,深入走访调研,精准施策,健全返贫预警机制,巩固脱贫成效;确立了“党建牵动,政策驱动,项目联动,群众互动,情感拉动,工作推动”的“六动”工作思路,使村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能力明显提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整合扶贫工作合力,积极协助村书记、驻村工作队抓脱贫攻坚,助推脱贫工作攻坚克难;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帮扶、安置湿地公园就业等方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关注贫困户的春耕备耕、重大疾病、突发事件和就业等影响返贫因素,积极协调民政部门为村内患有大病、疫情期间不便就医看病的贫困户,沟通临时救助帮扶;挖掘贫困家庭内部潜力,指导创业脱贫致富,为毕业大学生找工作等,让百姓切实感到党和政府政策的温暖。
刘建成深知“第一书记”的责任,心系乡村振兴的发展大计。他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制定该村发展规划、党建计划方案、环境治理和垃圾减量分类等10余项工作,协调落实上级资金投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摘掉“空壳村”帽子;协助村推进基层设施建设,新建文化健身广场、医务室和妇女儿童之家,修建1.3公里柏油马路等;制定推进辽宁省“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163”工作模式,推进环境治理和垃圾减量分类,建立42处畜禽废弃物“三防”蓄粪池,进行资源化利用,使村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进辽宁省美丽示范村建设;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落实“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主动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化解村内纠纷和突发事件等。
他的事迹先后被辽宁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多次采访报道,他的驻村工作获得辽阳市委组织部和辽阳县委组织部以及上级扶贫办的高度肯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有一种坚守源于责任,有一种感动来自初心。刘建成牢记党的话,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乡村的脱贫攻坚和发展振兴释放青春的激情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