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附近的广场公园溜溜弯,看看市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吹拉弹唱;在区图书馆几十万册的藏书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大剧院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水准文艺演出;在三镇四处48家农家书屋里,寻找致富的门路……如今的开发区,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不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在极大地提升着市民的幸福指数。
广场上演精彩“文化大戏”
“一个月的演出,热闹!”虽然广场文化月收官演出早已落下帷幕,滨海社区的于大爷还觉得意犹未尽。“一到夏天,吃完晚饭到世纪广场上看演出都已经成了习惯,解乏。”现在天气转凉,于大爷还继续到广场锻炼身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成了他的口头禅。
广场文化月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如今,见识过国内众多大牌明星的开发区市民,对明星已经不像当初那样疯狂的追捧。“最激动的就是《同一首歌》到开发区的时候,张惠妹、费翔,一个个大牌明星看得花了眼。咱们平时的一些演出,也能邀请到总政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武警文工团来演出。”说起开发区的一些文艺演出,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变化。“今年的文化月,多了一些咱们本地的味道,看社区很多熟人登台演出,看着新鲜。”
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逐渐在全区所有的广场、公园铺开。从河滨公园、中兴广场,到火山公园、河畔绿地,市民或在热闹的广场翩翩起舞,或漫步于灯光掩映的绿地之中,感受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欢乐。
在开发区,广场文化参与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就在今年的广场文化月期间,除了市民中心、老干部大学、老年艺术团的参与,还有在校大学生、各社会团体等都主动联系主办方,要求参加文化月演出。群众文化随着开发区经济的繁荣,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社区街道都有文艺团队,并且逐渐往专业的方向努力,群众文化已经成为开发区文化事业的主力军。
市民活动中心找寻乐趣
作为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市民活动中心名符其实。
“从8岁到80岁,每个年龄段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和兴趣相投的人。”市民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家住鞍山的李丽娜第一次到开发区来看在这里工作的儿子,儿子就带着她到市民活动中心转转,一看到门口的秧歌队,她就挪不动腿了。“真没想到开发区人这么会生活。”李丽娜在市民活动中心里边走边赞,这边看看画刀笔画,那边在舞蹈室门口看大家学习交际舞。“孩子总劝我退休以后到开发区来,这下子我更得好好考虑考虑了。”
如今,市民活动中心包括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多种文体功能活动室,在满足开发区百姓体育锻炼、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还承办起了各种讲座、市民联欢、文化论坛、民间体育赛事。儿童乐园里孩子纵情奔跑,闹成一团;瑜伽室里,爱美的人们正在进行形体训练;老年人也有自己的乐趣,棋牌室、舞蹈室,还有活动中心门前的秧歌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群众文化惠及民生
很多人会说,海星办事处的文化活动丰富。海星辖区内人口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拥有天然的条件。秧歌舞、表演赛、文艺晚会……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为“惠及民生”这项重要任务谱写下了极好的注脚。
其实在当下,群众文化风起云涌,已经在各个镇处遍地开花。
海东办事处鼓励居民成立业余群众演出队伍,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站、老年活动室,成立了秧歌队、乐器演奏队、合唱队、乒乓球队等文体队伍,组建业余文艺宣传队,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办事处投资60余万元购置图书2万余册,完善和充实社区图书室,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走进熊岳镇丽华村农家书屋,40平方米的空间摆满了几千册各类书籍。农业、法律、生活常识类的书籍成为村民们闲暇时间的新宠。
文化广场刚刚落成,办图书卡、听音乐会就成了时髦的文化活动;华臣影院总在第一时间上映热播电影;各种节庆活动也进一步丰富了市民们的生活……开发区市民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共同参与到群众文化当中,成为幸福鲅鱼圈最得实惠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