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高速近村 游客进院
高速近村 游客进院
【2021-06-26 来源:辽宁日报】

6月15日,盘山县新村村的老板洪奔终于能“歇口气”了,刚刚过去的三天端午节小长假,他的饭店“洪记羊汤”天天爆满,最多时一天要烤7只羊,半夜还得备料。

“今年端午期间,短途游比以前更火,村里有44家民宿,提供338张床位,到了节假日能住满四分之三。”新村村党支部书记马龙涛表示。

有人是开车来的,有人是坐船来的。新村村位于绕阳湖畔,这里有一个游船码头,游客可以从湖对岸上船踏浪而来,上午游湖采莲,中午品尝河鲜,下午入住民宿。

在盘锦,民宿经济已经成为旅游新名片。

大洼区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也毫不逊色。3天小长假,周边城市近两万游人纷纷而至,附近停车场一位难求。

“白天在古镇游玩,晚上泡个温泉,也可以到周边的石庙子、大堡子、杨家村等村选个民宿,第二天搞点采摘。目前,两日游非常多。”北旅田园运营副总单晓丹表示。

民宿经济为何能在盘锦持续火热?

“咱交通便利啊!拿大洼来说,这里距京沈高速和丹锡高速的几个收费站口都很近,车程都不超过20分钟。一下高速就是一路宽敞的农村公路,两侧是绿油油的稻田,还时常能看见白鹤等珍稀鸟类呢!”大洼区副区长李猛说。

有了让人走进来的便利,还得有让人留下来的美丽。

盘锦民宿一直追求差异化、特色化。杨家村的米仓民宿主打团建,能住下20多人;石庙子村则依托稻田、河蟹、餐饮等多种模式,适合家庭游……

车流带动人流、物流,让原本安静的乡村热闹起来、特色农产品畅销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以大洼区为例,民宿、采摘、餐饮、稻米种植、河蟹养殖等产业使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数千元,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

90后大学生史越辉毕业后,看准了碱地柿子这个特色品种的市场机遇,与几个同学一起回到大洼区创建盘锦锦辉农业有限公司,将碱地柿子种植技术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在史越辉的大棚里柿子都长得一样大,摘下来后直接进入自动化包装线,进行智能分拣、包装。

“这样的柿子卖到外地,一盒23元至29元不等,也是游客都要带走的伴手礼。”史越辉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