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希望工程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建立,成为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的基金。
自1992年辽宁盘锦市实施希望工程以来,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使希望工程结出累累硕果,共对接发放助学款物合计2156.93万元,帮助数以万计的低收入家庭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28年,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盘锦市将希望工程打造成全市公益项目中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工程之一,成为爱心和温暖的代名词。
在盘锦希望工程启动实施之初,团市委坚持整体性、统一性、规范性原则,一切以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完成学业为出发点,于1994年起在全市援建首批希望小学;1999年创新联合农行推出贫困大学生贴息助学贷款,被《中国共青团》杂志作为精品活动向全国推广;2000年深化下岗特困子女帮扶工作,进一步拓展帮扶的广度和深度;2000年起,团市委相继开展“盘锦市希望工程爱心助学仪式”,对各年度的贫困大、中、小学生进行结对帮扶;2001年起开展希望工程系列评选表彰工作,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崇尚公益良好氛围;2005年,在全市希望小学中开展“我与希望工程”征文活动,向社会各界展示受助学生的心路历程和学习成果;2006年起,开展“爱心大篷车”进校园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关爱走进校园、走进学子。
2011年,“盘锦市希望工程五年资助行动”创新实施。针对中学阶段这个学业成长至关重要的时期,为让孩子们在学业上无后顾之忧,团市委以“初二到高三”为成长区间,启动五年资助行动,并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资助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连续五年、每人每年1000元助学金的帮扶,累计为999名中学生提供资助,累计对接助学金499.5万元。
2010年起,“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深化开展。顺利步入大学校门是孩子们人生梦想的启航,帮助他们圆梦大学才能帮他们更好地追逐梦想。为此,团市委通过开展“爱心助学仪式”“首届希望工程公益晚会”,创新开展三届“希望工程公益之夜”主题活动,并通过结对资助的方式为每名大学生提供2000—5000元不等助学金的帮扶。
前不久,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对“希望工程30年突出贡献者”“希望工程30年希望之星”和“希望工程30年示范希望小学”进行表彰。盘锦市山东商会、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曹杨荣获“希望工程30年突出贡献者”称号;盘锦市现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一学生刘丽文、大洼区高中老师石珊珊荣获“希望工程30年希望之星”称号。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盘锦希望工程人的激励,也是对盘锦希望工程工作的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面向未来,盘锦市希望工程将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新时代创造新成绩,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