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抚顺为融入沈阳现代都市圈发挥重要作用
抚顺为融入沈阳现代都市圈发挥重要作用
【2021-07-01 来源:抚顺广播电视台】

“抚顺和沈阳相向而行,聚焦在沈抚新区。沈抚新区各类建设项目向两侧延展,地理分界线日益模糊,沈阳、沈抚新区、抚顺‘三元联动’日益强化,抚顺融入沈阳现代都市圈的步伐铿锵有力。”一位曾在抚顺沈抚新城工作的同志对此感受深刻:“随着地面建筑连成一体,必将推动沈阳和抚顺的深度协作。”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抚顺应当在融入沈阳、产业互补、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融入沈阳经济区

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像沈阳、抚顺这么近的特大型和较大型城市极少。地缘相连,居民相近,设施互通,产业互补,为两座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文化、产业基础。新千年的第一次“两会”上,“自觉接受辽宁中心城市辐射,主动融入,错位发展”写在了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

2005年春,辽宁7个城市结盟,共同打造沈阳经济区,开启区域经济发展共商、基础设施共建、发展成果共享模式,抚顺、本溪等城市共用沈阳024电话区号,沈抚高速公路改为城际间快速干道,轻轨电车开进抚顺,沈吉、沈通、辽宁中部环线高速相继开通,沈白客专正在建设当中,沈抚交通一体化雏形渐显。抚顺举全市之力打造沈抚新城,使其经济总量迅速做大。

2018年,沈阳和抚顺两个沈抚新城重组成沈抚新区,着力将其打造成改革开放引导区、示范区、样板间,辽宁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受访者指出,从主动融入,到沈抚同城,沈抚交通一体化,从抚顺开发区,到沈抚新城,再到沈抚新区、沈抚改革示范区,从沈阳经济区到沈阳现代都市圈,一次次蜕变,让抚顺融入沈阳现代都市圈的构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产业互通共发展

沈阳、抚顺,是两座老工业城市,都为共和国做出过巨大贡献,都在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遭遇了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着共性问题,同时又存在着各自突出的难题,相比之下抚顺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重,融入沈阳现代都市圈的愿望更为迫切。市发改委受访者认为,当前,沈阳新兴产业异军突起,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项目重新摆放的重要时期,加上受发展空间制约,出现项目“外溢”现象,抚顺应当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主动承接沈阳外溢项目,弥补经济总量不足的短板。

产业、项目,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市工信局的受访者认为,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是两市共同任务。在这方面,沈阳在智能制造、机器人、应急产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抚顺应当学习和借鉴沈阳的成功经验,着力发展高端石化产业、高端冶金新材料等“六大产业”,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着力加强地区间的协作,如促成抚顺特钢为华晨宝马提供原材料和配件等;着力做好沈阳优势产业链向抚顺延伸工作,发展航空航天、应急产业;着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推动军民融合、清洁能源等产业,为实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做出新贡献。

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每到节假日,特别是“五一”小长假期间,小青岛景区停车场,有三分之一的小汽车来自沈阳。一个来自沈阳市和平区的普通家庭,三代人一起在这里登山、野餐、游玩,共度休闲好时光。许多和他们一样来自沈阳的游客表示,沈阳、抚顺山同根、水同脉,辽东山区就是自家的后花园,是一个放松身心、解除疲劳的好地方。

辽东山区森林覆盖率至今保持在73%左右,居全省前列。我市高度重视保护绿水青山,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方面取得突破。市农业农村局受访者介绍,各级党委和政府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际,引导农民依托自然秉赋,积极投向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九大工程”,做强食用菌、中药材、优质米、乡村游等“八大产业”,努力提高自然生态的贡献度;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抽水蓄能产业,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引绿进城,做好废旧矿坑、各类舍场、采沉区及采煤影响区的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利用工作;洁净水质,做好支流河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业中水回用及达标排放工作;让好山好水好空气惠及民生,让抚顺更宜居,重新焕发活力。2019年5月7日,开采百年的西露天矿停采,以西露天矿为核心的采沉区及采煤景区综合治理和有效利用工作全面启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出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