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省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人均用水均实现了近20%的下降。
在鞍山职教城,节能理念随处可见,太阳能照明节能示范亮化带每年可节约电费80多万元;人工湖中建设了雨水收集系统,每年节约水费30余万元;智能温室果蔬实训室,采用太阳能光和地源热泵系统,每年可节约电能18万千瓦时。职教城还全员普及节能知识,将绿色理念融入教职工日常生活。
像鞍山职教城一样,全省1.5万余家公共机构扎实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公共机构累计投入节能改造资金7.13亿元,实施节能、节水改造项目6000余项。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11家单位获评“能效领跑者”,166家单位获评“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309家单位获评“辽宁省节约型公共机构”。2020年我省5351家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累计创建节约型机关3047家,提前一年完成创建任务。2020年,全省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362.47千克标准煤,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21.24千克标准煤,人均用水25.66立方米,同2015年相比下降了16.78%、17.97%、18.80%。
经过7年努力,省直机关全部建成节水型单位, 2590个公共机构被各市评为节水型单位。此外,我省已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闭环管控机制,实现从源头到末端全程无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