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以来,鞍山市以优化营商环境倒逼改革,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近日,备受瞩目的省内首宗“标准地”出让,在鞍山经济开发区一槌定音。成功摘牌该宗土地的鞍山贝达实业有限公司顺利拿到了“一书三证”,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这个“拿地即开工”的政策利好,让从事企业经营二十多年的任焕勇喜上眉梢。
从过去的“项目等地”,到如今的“地等项目”,既解决了东北地区施工期短、企业时间成本居高不下的客观难题;又创新土地要素配置方式,满足了企业节约经济成本的需求;更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让有限的土地释放出更多的效益政策导向。
优化工业项目供地流程,切实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降低企业投资运行成本,是鞍山市委、市政府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改善和优化营商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前七个月,鞍山市新设各类市场主体共33000多户,同比上升32.93%。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连续7个月保持全省第一位。与此同时,全市还强力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出台《建设良好法治营商环境23条》,《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进入立法程序,启动“一业一证”“一企一证”改革试点。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发布的全国城市信用状况名单中,鞍山市排名全国地级城市第7名,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进入前十名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