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辽宁“十四五”规划中将人才深深刻在发展蓝图之上,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营造爱才、识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人才政策是聚集人才的风向标。在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上明确提出:辽宁振兴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引育各类优秀人才,为实现辽宁振兴发展新突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会议审议了《关于实施“兴辽英才计划”打造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打出一套人才政策、项目和资金优化整合的“组合拳”。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关键靠人才支撑。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和“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我省积极采取“带土移植”模式,推行“项目+团队”引才方式,大力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团队和技术一体入辽。“十四五”时期,我省计划“带土移植”引进域外创新创业团队300个。同时,人社部门将积极盘活现有人才,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推动政策执行和落实落地。
高校是人才的重要聚集地,我省教育系统将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主动对接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让人才培养与振兴发展同频共振。此外,我省还以“军令状”和“揭榜挂帅”方式,组织高校科研人员开展科研攻关,努力破解“卡脖子”问题,充分释放人才活力,服务振兴发展。
如何让更多人喜欢辽宁、向往辽宁、扎根辽宁,我省将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完善人才服务体系,让人才的根系更发达,让创新的人才基础更坚实。在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推进人才管理权限全链条下放;探索人才价值资本化、股权化有效路径;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安居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养老、出入境签证等“保姆式”服务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