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着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大部署,为我们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路径。
立足新发展阶段,传统的要素驱动方式无法支撑高质量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倒逼我们必须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我省明确,辽宁振兴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创新路”、吃“创新饭”,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动画)近期,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系列成果,明确了构建产学研联盟、“揭榜挂帅”科研攻关、“带土移植”引育人才团队等重点工作的思路、目标和措施;争取到国家对辽宁大平台、大装置建设的重点支持;正式发布首批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名单和首批“揭榜挂帅”科研攻关榜单;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共建辽宁创新发展研究院;举办了辽宁“揭榜挂帅”科洽会,面向省外发布和对接了辽宁科研需求。
“十四五”期间,辽宁要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这三篇结构调整大文章。聚焦产业链、创新链,我省正加快构建由企业做“盟主”、以利益为纽带、有明确市场目标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为做好“三篇大文章”蓄势。
辽宁菱镁矿储量占全国的85.8%,约占世界储量的20%。但长期以来,辽宁菱镁产业存在生产工艺装备水平落后、大宗镁质原材料清洁生产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刚刚成立的辽宁博仕过程工业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产学研联盟,将进一步促进我省菱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突破制约辽宁菱镁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
虽然我省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生态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我省提出,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加快转变工作职能,转换工作方式。对照总书记提出的科技创新存在的8方面问题,深入分析辽宁及各市存在问题的表象、内因、程度和改进措施。结合本地区实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侧重点,更好地服务于各类科研主体。
着力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创新高地;加强科研攻关,赋能实体经济;做强企业主体,推动成果转化;完善政策举措,构筑优越的“引育用留”人才环境……辽宁正以更务实的举措,加快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最大增量”。好,今天的视线就关注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