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短暂而精彩。两天时间里,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专家群贤毕至,共商“网”事。大家从不同角度讲述创新经验、分享学术成果、解读政策规划、发表真知灼见,为东道主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的“智动力”。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辽宁,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和典型代表,既拥有不可多得的丰富应用场景,也孕育着新兴战略产业的机遇和希望。连续举办三年的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不仅让世界更加了解辽宁,也为辽宁“数字蝶变”提供了可学习、可借鉴的“破茧”之策。
谈及辽宁,与会嘉宾均对厚重的产业基础发出赞叹,也都对如何激活潜力给予最多的关注。
发挥优势,要用好产业基础,也要用活科教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建议:“转型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在地基上建房,这是辽宁快速发展的捷径,也是辽宁需要突破的瓶颈。”在王国栋眼中,辽宁企业特别是钢铁、石化等流程制造业的数字化基础还是不错的,但存在很多信息孤岛,互通互联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通过5G+工业互联网的方式打破壁垒、让孤岛相连,而不是重新投入去建设一个新的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金吉强调,辽宁既是产业大省,也是科教大省,这个资源要利用好。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需要IT人员、企业设备工程师、研究人员密切配合,需要高质量大数据分析,应用理论研究、模拟计算、实验结果相结合。期待辽宁有更多企业加入其中。
耕“云”种“数”,要放宽视野也要锚定主体。
辽宁工业“触”网,机遇多、范围广,这不仅是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支柱产业必须抓住的良机,也是轻工业等其他产业飞跃的跳板。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红豆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奚丰等嘉宾表示,在纺织、食品、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也需要以软赋硬、智慧升级。辽宁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视野要放得更宽,诸多领域均大有可为。
实体经济是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主体中数量最庞大的是中小企业。与会者表示,这些中小企业是辽宁的未来,必须助力中小企业尽快走上这张“网”、投入这张“网”。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栾广富认为,目前辽宁中小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还需提升。作为头部企业,正泰将免费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通过帮扶,让中小企业 逐步体会自动化、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加强对数字化的投入。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量资金投入是难以避免的。政府不妨建立一些基金,做出一些担保,让这些中小企业用上工业互联网,通过新技术长起来、壮起来。”当听说辽宁已建立专项基金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赞同。
“扩网建圈”,要外部助力也要增强内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似乎将世间万物都“网入”怀中。网络缩短了地域间的差距、跨越了行业间的鸿沟,打通了产业链条,但在建立新生态的同时也需要发展的完善生态圈,此刻政府、企业要形成合力。
“会议期间,我们一直在倾听。听专家的见解、企业的需求。会议过后,我们要将这些言语变为实景、变为具体的服务。”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省将继续强化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衔接,从强基础、建平台、抓改造、促创新、保平安等方面,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在工业互联网的世界中,不少解决方案供应商,本身也是制造业龙头企业,为了解决智能升级中遇到的问题,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向服务商、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大连鑫海智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石伟说:“要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努力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抢占先发优势。”辽宁富鑫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雨飞深有感触地说:“不少辽宁企业在精密零件、集成电路制造方面成绩都很突出,未来在配套的信息化服务领域也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大会有期,思想无限。期待下届盛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