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永乐街道互助村获评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永乐街道互助村获评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2021-11-28 来源:苏家屯区永乐街道】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永乐街道互助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大会等形式,专题研究乡村治理工作。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互助村治理有效,村集体经济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乡村

针对近些年村内新生儿增多,给新生儿分地问题亟需解决的情况,在永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下,2018年,互助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新生儿分地方案,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带头对接,有效化解了群众矛盾。收回双份地、全户消亡以及各种原因多占地,解决138名新生儿和4名应分地成人的分地问题。同时,该村还积极化解村级历史债务问题,截止2020年底,已偿还外债60余万元,未再产生新的债务,互助村摆脱了历史包袱,开始轻装前行。


                                                                                   加强环境治理,共建美丽乡村
为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互助村结合创城工作,对公路干线两侧、“三堆两垛”、棚区生产垃圾等环境顽疾进行了全面清理。同时,该村积极争取专项资金,用于维修硬化村路及安装路灯。作为全市农村户厕数据平台首个试点,互助村全力推进“厕所革命”。2016年-2018年,建设公费室外厕所425个,加建残疾人厕所1个。2021年改建室内厕所183户。为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村委会在村外设置了垃圾堆沤池,便于将农作物垃圾填埋发酵处理。村里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村民们的幸福感也有了大幅提升。

                                                                                  创新治理机制,共建文明乡村
想要乡村治理“活起来”,就要让乡村群众“动起来”。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互助村积极推行“积分制+志愿服务”模式,探索出台《互助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实施方案》,将口碑评议变成精确赋分,真正做到把为了群众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互助村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志愿服务与积分制“嫁接”在一起,建立了“8+N”志愿服务体系,即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等8支常规志愿服务队伍,使乡村治理焕发出勃勃生机。
                                                                                 发展特色产业,共建富裕乡村
作为“全国温室葡萄第一村”,互助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发展温室葡萄作为主导产业、以家庭葡萄种植为基础单元,形成抱团发展新模式,开辟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新路径。目前,互助村设施葡萄种植户达394户,占农户总数的74.3%。全村共有温室葡萄1990栋,占地 4000亩,户均3.67栋。2021年,村设施葡萄产值3896万元,人均纯收入22000元,设施葡萄占全村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80%以上。该村的永乐“香野”牌葡萄(无核白鸡心)还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性产品。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互助村成立了永乐“香野”牌果蔬食品深加工合作社,延长葡萄种植产业链条,建立葡萄醋生产工厂,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