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梨花盛开的大道蜿蜒而去,走进北镇市罗罗堡镇张巴村甄占有家。院子里的8头肥猪正悠闲地在猪圈里吃食、晒太阳。推开新换的塑钢门,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舒朗:灶台间白色的瓷砖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屋里的家具陈设虽然过时,但摆放得依然井井有条。“这两口子,都是勤快人。”一提到甄占有,村民们赞不绝口。“我的脱贫故事很简单,就是自力更生,心怀感恩。”甄占有感慨万分,“幸亏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以及大家对我的真心帮扶,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幸福。”
14年前,甄占有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每周都要进行三次血液透析。儿子又在读大学,花费较大。妻子陈秀丽为了照顾他,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家种田。为了节省开支,省下去医院的来回交通费,甄占有不顾自己身体虚弱,一路骑车到县城,几次掉进路边沟里。即使这样省吃俭用,日子依然捉襟见肘。家里的经济状况更是一落千丈,逐渐从村里的中上等人家变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正当夫妻俩一筹莫展的时候,政府的扶贫政策如春风般吹进了张巴村,吹到每个贫困户心里。家里住了三四十年的房子漏风漏雨,却一直没钱修整。2017年,镇村干部为他家争取到了危房改造名额,把破旧的木门窗改换成了塑钢门窗。“原来的窗户都变形了,冬天顺着窗缝往屋里灌风啊!贴纸贴塑料都挡不住,屋里可冷了。”老甄介绍说。去年,党和政府又为他家翻盖了新房顶。“这回再也不怕刮风下雨啦!”
眼看着房子被整治一新,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甄占有心里总算吃了颗“定心丸”。勤劳的甄占有和陈秀丽再也闲不住。“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经常到我家,鼓励引导我发展新产业。”有了党和政府的支持,他们脱贫的信心更足了。妻子陈秀丽在家经营果园,儿子甄家宝去年秋季大学毕业,一直积极就业打工贴补家用。身体不好的甄占有今年年初从岳父家继承了十箱蜜蜂。前几个月,甄占有又用低保金和扶贫资金购买了猪和羊,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加上低保补贴和种地收入,如今的甄家小院里开始听到舒心的笑声了。
“我们一家人不等不靠,积极务工,共同努力,才会有好生活。”甄占有笑着说。通过一家三口的努力,甄占有家已经实现了脱贫。“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朴实的村民们,用自己的勤劳,诠释着这朴实的道理。和甄占有一样,张巴村13户建档立卡户已经全部脱贫,正向小康路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