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双台子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大卫生、大健康”理念逐渐强化,主要目标和任务全面完成,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卫生健康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制定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权责清单,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工作流程,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能。取消卫生健康行政审批职能,中医诊所、养老机构、托育机构实行备案制。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成立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健康监督中心两家直属副科级事业单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先后迁改扩建红旗、辽河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统一卫生院,改扩建陆家卫生院,新建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14个村卫生室,“2+2+N”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两院两中心”与盘锦市中医医院建成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医联体”。开展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就诊环境、人员配备、医疗服务等星级标准化建设。2018年“回归公益保基础 构建基层医疗‘2+2+N’服务体系”项目被盘锦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第四届“实践创新奖”管理类二等奖。
依法行政能力持续增强。坚持依法行政,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行业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和事中事后监管,从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开展“蓝盾”系列行动,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两非”专项行动。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卫生监督员全部配备手持执法终端机。加强执法人员法制教育和业务培训,监督执法人员每人每年线上培训不少于30学时。
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丰富。到2020年末,辖区内有市属医院4家。区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6家,其中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5家,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卫生院院区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村卫生室14家;综合门诊部2家、口腔门诊部8家、中医门诊部1家、预防接种儿童保健门诊1家;诊所116家。医院床位2168张,每千人口医院床位9.11张,比2015年末增加2.32张。
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到2020年末,全区在岗卫生技术人员1813人(含市直医院);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31人,比2015年末增加0.13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68人,比2015年末增加0.98人;乡村医生37名全部实现村聘乡管。副高级以上职称190人,中级职称334人,分别占卫生技术人员的10.47%、18.42%;派遣31人到上级医院进修。每年有450余人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协调盘锦市中医医院对口帮扶“两院两中心”能力建设,与盘锦市中心医院合作共建口腔、儿科专科;派遣专家基层坐诊、临床带教511人次。开展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在药品流通领域全面实施“两票制”,公立机构药品零差价销售。至2020年末,辖区总门诊量20.8万人次,住院0.96万人次。医院床位周转率42.58%,比2015年末降低38.62 %,平均住院日7.3天,比2015年末减少1天。基层首诊得到加强,基层门诊量7.03万人次,占比33.8%;居民年人均就诊数为3.27次,比2015年末提高了0.37次。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加挂社区医院牌子,在2020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获得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报表扬。
中医药服务不断深化。开展中医药“三名”和“三进”工程,建成区名医李晓静和旅英归国中医孙刚2个“中医工作室”,8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到社区、村。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系列活动。“两院两中心”与市中医医院建立了全面的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到2020年末,全区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63人;中医门诊量25538人次,占比35.2%。“两院两中心”规范化建成4所国医堂,2019年全部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迅速采取有力有效应对措施,未发生疫情社区传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争取国家资金318万元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用房及实验室进行改造,争取省级资金100万元建设区核酸实验室,2021年建成疫苗专用冷库。甲类传染病零发生,法定重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337.89/10万,保持低发病水平。慢性病、结核病、地方病防治等工作高水平开展,实施第五轮(2019-2020年)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及高危干预项目,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免疫规划工作继续高水平开展。红旗、辽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五星级数字化门诊,统一卫生院创建四星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陆家卫生院创建三星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完成预防接种全程追溯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程追溯信息管理系统使用率和预防接种单位全程追溯客户端使用率均达100%。接种单位完成疫苗扫码入库、扫码接种覆盖率达100%。强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建立了“3+2+N”的疫苗接种体系,日接种能力可达10000人次。依托爱尔眼科医院建成区级青少年近视防控培训教育基地。2020年区疾控中心死因登记报告工作荣获国家级先进集体,死因监测被纳入国家级监测点位。成功创建第三批全国健康促进区,在全国66个创建城区中位列第九,该项目在2019年被盘锦市卫生健康委评为第五届“实践创新奖”管理类一等奖。双台子区与盘锦市一道共同迈进国家卫生城市行列。
妇幼健康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妇幼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深入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全面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中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症筛查和新生儿重大疾病筛查,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优生优育水平有所提高。2020年末,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97.5%,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产后访视率95%;剖宫产率52%,处于全市最好水平。7岁以下、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均达到95%。辽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进大连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中心项目,完善了儿童保健、儿童心理咨询、智力测试门诊。年均人口出生率6.67‰;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婴儿零死亡。实施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累计筛查16.9万人次,补服叶酸1211人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16年的12项增加至2020年的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16年45元/人逐年递增至2020年65元/人。到2020年末,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5%,慢性病社区规范管理率达到60%。全面实行绩效考核机制。2018年双台子区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获得第18名。2019年红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授予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龄工作医养结合取得实质进展。盘锦市中医医院在区社会福利院建成老年病院区,为福利院老人提供健康咨询、体检、诊疗服务。医疗机构全部开通老年人看病就医绿色通道,减免挂号费。统一卫生院铁东院区建立家庭病房为社区居家养老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胜利街道河岸社区卫生服务站初步建成“医养康健”一体化主题养老社区。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有序承接民政部门老龄工作职能,开启“无病预防、无病疗养”的新型养老模式。到2020年末,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人14185人。双台子区统一卫生院获得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
“互联网+医疗健康”不断发展。“两院两中心”与盘锦市中心医院 “心电、检验、影像、彩超”四大远程会诊全部开通。家庭医生网上签约平台投入运行,全面试行普通包签约,签约居民1.75万人,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7.5万份,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基层卫生能力建设网上平台开通,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全员参加线上能力提升培训。全区各接种门诊全部开通“预防接种爱苗宝APP”服务。市区两级开通线上远程会议系统。盘锦骨科医院、盘锦爱尔眼科医院开通“掌上医院”,实现“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
健康帮扶落到实处。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惠民工程、健康帮扶工程,连续四年开展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志愿者帮扶、紧急救助及住院护理险等项目,实现了计生特殊特困家庭走访慰问的全覆盖。每年开展金秋采摘、趣味运动会、游园会等一系列爱心活动。计划生育奖特扶政策严格落实,发放奖励资金287.9万余元,累计受益22万余人。2016年区卫健局被省政府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区计生协会被省计划生育协会评为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2020年双台子区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