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王庙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防汛应急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以“串珍珠”的模式,努力把村级公路打造成乡村产业发展之路,生态旅游之路,农民致富脱贫之路。
龙王庙镇下辖8个行政村,其中的三道洼村属丘陵地貌,以前的土路,坡陡路滑坑洼不平,雨天村民骑摩托出行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去年新修和硬化水泥路、柏油路9公里,实现了“条条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了。
三道洼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 候殿英
“过去这道下雨天走路相当难,全是泥、水、坑,现在通过修和硬化老百姓出行相当方便。特别是生产方面,全村总共有大棚六百多栋,贩子可以进到棚头,价格也提高了。你像这个组过去雨天、下雪天三轮耗子都上不去,修了以后学生上学、百姓出行都方便了。”
近年来,龙王庙镇把农村公路品质提升与乡村旅游打造紧密结合。实施龙小线、龙椅线的道路提升工程,规划建设龙王庙镇采摘环线,实施环境治理,提升镇容村貌,将美丽乡村建设与锡伯特色旅游相融合,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同时,做大做强三道洼水果农业园、荒地西红柿示范园、高家堡草莓采摘园、龙王庙蓝莓体验园,无公害果菜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建设成为丹东地区无公害果蔬产业基地和市民乡村旅游目的地。这其中,农村公路建设是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解决农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环节。2018年,龙王庙镇争取各类道路建设项目10多项,完成路基改33公里,道路硬化30.66公里。改善辖区内7个村,42个村民小组近2000户的出行条件,有效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龙王庙优良草莓种苗繁育厂厂长 于世成
“以前走这条道太颠簸把果都磕破了,贩子也不爱进来,少收入不少钱。从各个方面吧,你像我是搞育苗的,以前123大挂车根本就进不来,有一次我在吉林拉了一车草炭土,还不是太重,结果车就误在沟里了,现在无论什么车顺利就开进来了。路修好了特别方便,看着也敞亮。”
龙王庙镇自古就是水患易发地区,为保障防汛物资的及时运输,人员的快速转移,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应急路的修建工作,2018年,共计筹集资金540万元,修筑38条应急路,长14.43公里。
南围村沙河口组村民组长 张玉峰
“17年防汛的时候我主要负责输送人员,那时候的路全是坑坑洼洼,走路相当费事,汛期来临的时候全是烂泥路,有时候车根本就走不了。把这道修上了,确实起老大作用了,今年防汛转移演练以这个地方做试点,过去撤离到达目的地大约需要40分钟,现在也就是五六分钟就能到达,路修的太好了,老百姓一致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