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港市黑沟镇朝阳村,有一支“大喇叭”在当地非常有名,谁家有喜事儿好事儿,总会听见这响亮熟悉的喇叭声,这就是李氏家族的“大喇叭”,经过李氏子孙几代人的传承,这支“大喇叭”至今也有一百多岁了。
镜头里这位朴实村民名叫李永山,他手里拿着这支民间乐器就是大家口中的“大喇叭”,外观上与唢呐相似,但长度和体积上却要更长、更大一些,据当地人说,这支喇叭是从李永山的爷爷那里传下来的。
黑沟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马吉金
“老爷子(李永山父亲)家里总有共四支大喇叭,是由老爷子的父亲的爹,也就是他爷爷传承下来了四支,然后传给了老爷子的兄弟老二李英吉两个喇叭,然后传承给了他(李永山父亲)两个,现在这个喇叭已经传承给了他的三儿子,主要是喇叭比较大,是一尺八的,然后它吹出来的的调和现在的也不太一样,吹悲哀的调比较深、比较闷,确实能体现出祖传的一种技术含量。”
在朝阳村,只要提起李家的大喇叭,无论男女老少,人人皆知。老人过寿要听喇叭高兴高兴;结婚娶媳妇要吹喇叭热闹热闹;有人过世,也要请用喇叭声为他送送行。延续百年的古老仪式与质朴民情,在李永山的记忆中,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黑沟镇朝阳村 李永山
“这个喇叭是我爷爷留下来的了,到现在也能有一百五六十年了,其实我的小辈也会,我儿子也会吹。我爷爷那时候吹一个人就顶两个,吹两个喇叭,我爷爷存放的曲子很多,能有这么厚一摞子,吹上三天三夜也不会重复。”
和所有的传统技艺一样,李永山的大喇叭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虽然儿子也会吹,但是却不愿放弃更为优渥的工作环境。
黑沟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马吉金
“传承下来是个问题,我们这边也在积极为他申报丹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看看能不能接续下来,也在做李永山的工作,看看他的儿子能不能传承持续下去。”
传承百余年的民间乐器,确实不容易,也希望这支大喇叭能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继续传承下去,让年轻一代看到希望,让宝贵的文化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