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置办年货是中国寻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其中,“赶年集”仍是百姓的首选。今天,【新春走基层】栏目带您逛一逛别开生面的金山镇奶场村大集,找寻儿时赶年集时的记忆,重温传统年味的喜庆与热闹。
金山镇奶场村大集每逢周一、周四开集,春节前夕更为红火。1月27日上午9点多,大集上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摊位摆得满满当当,只见生熟肉制品、时蔬干货、水产海鲜、服装鞋帽、各类坚果等年货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吆喝声、讨价声充斥耳畔。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丝毫挡不住人们的采买热情。
最为耀眼的是那连片摆挂的对联、年画、灯笼,远远望去一片红彤彤,成了火红热闹的喜庆“海洋”。摊主边照顾生意边介绍,这里卖得最好的是两米二的大对联,因为现在农村许多农家住房都较大,门也高大,有村民甚至买了三米、三米二的对联。另外,有关虎年的贴画、饰品和吉祥物等也格外受追捧,这是大家对虎年寄予了更多的祝福与期望。
菜贩们卖的菜大多是自家暖棚里种植的,小白菜、茼蒿、韭菜……既新鲜又便宜。一处只售卖生菜的菜摊前挤满了顾客,“生菜谐音生财,过年吃生菜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另外,过年大鱼大肉吃得多,吃生菜解腻又健康。别看我只卖这一种菜,生意还不错!”天气虽冷,摊主却笑容灿烂。
农家猪肉、农家笨鸡和土鸡蛋也是大集上的抢手货。笨鸡销售摊位前,几位摊主正忙着把鸡上称、宰杀。一位摊主说,她家住五龙背镇,平时在家喂养鸡,每年春节前都会到各个大集上售卖,成交后还会现场宰杀煺毛、分切,“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该留的留、该丢的丢,这样他们回家也省事些。”
采购人群中除了周边村民,也不乏周边市民。“赶农村大集买传统年货,更有年味儿!”家住菜市街的刘女士是特意开车过来赶集的,“现在人们吃喝不愁,赶大集就是找回儿时的记忆。而且,现在大集的环境、卫生和品质都有保障,我们买的放心!”
家住九道街道的张女士也有同感:“虽然在网上备了不少年货,但我还是喜欢来大集上逛逛,感受一下这传统的年味气息。”
城市日新月异,生活越来越好,随处可见的商超及触手可及的网购,让我们的消费有了很多新去处、新花样。但乡村大集上的传统年味儿,始终是深藏在每一个位中国人心中关于年的记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奶场村大集自2001年建立,摊位已从最初200个扩展到500个且是固定的,销售品种丰富多样,日均客流量可达到2000余人。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奶场村完善管理机制,摊位划分明确整齐,及时清理卫生。这里繁多的商品、实惠的价格、舒适的环境,不仅方便全镇7个行政村村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也成为周边市民近距离购买绿色农产品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