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以快制快,是疫情防控的一个要诀。为何强调“快”?因为抗疫如打仗,越快越主动,越快越有利。当前,要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尤需突出一个“快”字,体现科学精准,做到既快又准,以快速规范果断处置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只有做足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才能做到快而不乱。出现疫情的地方,要做好打硬仗、打苦仗的准备,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即便取得阶段性成效,也要考虑到遭遇战的可能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没有出现疫情的地方,要养成“备考”的思维习惯。有没有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否完善?一旦出现疫情,能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对这些问题要心中有数,把常态化防控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越早发现问题,越有助于及时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越容易减小解决问题的成本,越能防止小问题演化成大风险后被动地追着打。要做到既快又准,关键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努力跑在风险隐患前面。要突破惯性轨道,破除思维定式,保持自查自省的态度,在每天的研判调度中,要善于作总结、做复盘,多反问一句“一定是这样吗”,多追问一句“还有什么可能”,持续在疫情应急处置、防疫能力建设、物资保障供应等各项工作中查漏补短,做到“多一问、少一漏”“打一仗、进一步”。
思维水平影响工作水平。要做到既快又准,同样需要重视科学的思想方法。比如,在扩面过程中,不能机械地把“扩”理解为一扩了之,而要想清楚弄明白,先严先扩先管,加快捞、捞干净,恰恰靠的是精准,体现的也是精准,最终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再如,筛查、流调、隔离、管控都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不仅要盯着各项工作是否都逐项作了安排,而且要多反思是否指挥得当、组织有力,是否做到了系统统筹、规范到位。
总之,只有深入地想、辩证地思,才会掌握要领,做到有力有序有效,打好打赢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