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疫线”践初心 生命写忠诚 ——追记鞍山市公安局疫情防控专班民警王译伟
“疫线”践初心 生命写忠诚 ——追记鞍山市公安局疫情防控专班民警王译伟
【2022-04-29 来源:辽宁日报】

4月19日11时许,鞍山市公安局疫情防控专班民警王译伟和同事杨雷谈完工作后正要离开,被杨雷叫住,“中午了,一起去食堂呀?”“午饭来不及吃啦,手头活儿着急,先干完再说。”说完,王译伟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工作。

14时许,王译伟因连日来劳累过度,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经送医抢救无效,16时23分许,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公安事业。年仅33岁的他,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抗疫一线。

王译伟用生命践行了一名公安干警的忠诚与担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高尚品格。

不负初心

他是抗疫一线的“拼命三郎”

王译伟倒下的那一刻,是同事们最刻骨铭心的痛苦记忆。

吕明泽清楚地记得,4月19日14时许,王译伟刚走出办公室,就听到走廊里传来“咚”的一声,犹如重物砸落地上一般。只听杨雷在大喊:“译伟,你怎么了?快醒醒!”

看着眼前昏迷不醒的王译伟,同事们紧急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120,鞍山市公安局领导当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

但王译伟再也没有醒来。

王译伟的离去,让同事们异常悲痛。疫情期间,葬礼从简,但追悼会那天仍有一批公安干警自发来到殡仪馆外,送他最后一程。

通过同事们的回忆,王译伟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27天的经历,被一幕幕还原:

3月24日,鞍山市发生疫情后,鞍山市公安局立即从全市抽调精干警力,组建疫情防控专班,王译伟第一时间请缨,勇挑流调溯源重担。

疫情流调溯源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突发性强,动作稍慢,疫情就会快速蔓延。加入疫情防控专班伊始,精通电脑的王译伟连续几天“钉”在了单位,为减少上厕所的频次,刻意不喝水,在电脑前往往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熬到后半夜已成工作常态。

“他工作严谨细致,脑子就像个数据库,流调信息经过他的梳理研判一下子就清晰起来,那段时间他也是加班最勤、熬夜最多的那一个……”杨雷的眼角再度湿润起来。

“他本来是可以早下班的,但他这个人责任心太强了,在他眼里就没有分内分外这一说,主动分担其他同事的流调工作,经常陪大家工作到最后。”同事吕明泽这样评价王译伟。

“译伟,你都三天没咋睡了,中午去补一觉。”在大家的印象里,王译伟调入疫情防控专班工作以来,几乎没离开过这个岗位。“一会儿再休息”渐渐成了王译伟的口头禅。

因为这句口头禅,组织上多次向王译伟下达强制休息令,但总碰到软钉子,“这项工作我最熟悉,还是我来干吧。”

奋战疫情一线27天,王译伟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因为“王译伟们”的无畏逆行、无私奉献,才使疫情防控的城墙愈加牢固。

牢记使命

甘做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在同事眼中,王译伟不仅是一位勤学上进的业务通,更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王译伟毕业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加入公安队伍后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很快成为业务精湛的年轻骨干,先后参与侦破“1·28故意杀人案”“6·25贩卖毒品案”等系列大案要案。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组织上先后10余次要为他申请立功嘉奖,但他总说:“活儿是大家一块儿干的,功劳也应该是大家的。”领导火儿了:“你的付出最多,成绩也最突出,你不得奖,在大伙儿面前,我说不过去!”

他淡泊名利,但爱主动揽责。永乐派出所民警刘柳说,王译伟在派出所工作期间,刑法法条张口就来,短时间内就能独当一面,经手的治安案件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小伙子能吃苦,所里有活儿总是抢着干,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即使犯病了一手扶腰一手扶墙也要坚持完成工作。

民警国宇曾和王译伟在铁西分局刑警大队共事过,“他来到刑警大队后很好学,时常向老民警请教,周末经常来加班,业务进步很快,是他那一拨新人里很突出的一个。”

鞍山市公安局的同事评价说,他这个人憨厚,爱揽活干,只要进入工作状态谁也打扰不了,直到干完为止。逢年过节他主动值班是常态,谁有事想和他串班,他从没二话。

2019年除夕值完班后,王译伟大年初一赶回老家看望爸妈。他走后单位突然来了紧急任务,领导特意嘱咐大家:谁也不许告诉王译伟,让他好好过个年。没想到,初二早上王译伟就出现在单位。看着大家惊讶的表情,他笑着说:“我听说单位有事,回家看了一眼父母就赶紧回来报到。”

从警8年,王译伟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计得失,深受好评。在派出所,他工作的辖区连创“平安社区”;在刑警队,他冲锋在前,抓窃贼、破命案、逮毒贩,守护一方平安。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以担当作为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本色。

草长莺飞,杨柳泛绿。英雄远去,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