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金扁担”挑起好日子
“金扁担”挑起好日子
【2022-05-03 来源:辽宁日报】

 大田动土,农人正忙。伴随着“铁牛”的轰鸣声,黑土地散发出春泥的芬芳。

“农机有了智慧‘大脑’,工作效率相当高。机器自己会认路,作业误差不到一公分,比咱老司机强。”沈阳市于洪区航旗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左清,提到安装了北斗导航的农机,直呼“种地轻松”。

放眼全省,农民挥锄躬耕的场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农用机械“唱主角”,甚至用上了数字化技术,“慧”种地,成为田间新时尚。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稳粮食、抓产业、促转型、提质量,推动全省“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广大农民挑起农业现代化这副“金扁担”,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造农业,为夯实“三农”这块压舱石、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助力。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惠及广大农户的“钱袋子”。去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17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传统农业,“镐锄镰犁”。现代农业,“金戈铁马”。其间变化,离不开现代化机械装备的支撑。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我省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迈进,农业生产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与此同时,我省不断加快推进先进、适用农机具推广应用,提升耕种、收获环节作业质量,确保耕种环节苗齐苗壮,收获时节颗粒归仓。去年,我省水稻、玉米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和91%,均位于全国前列。

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而种质资源又是种业原始创新的源头,是种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后,我省积极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去年,我省全面启动种业振兴行动,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12个,遴选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88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眼下,我省又在大力提升种质资源的信息化水平,计划建立起我省农业生物基因资源大数据平台,并实现和国家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对接,进而实现资源共享,为培育丰产、优质新品种提供依据。

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撑。眼下,各类农业生产新技术不断在乡间田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这几天,抚顺市品诺中草药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宇鹏正忙着种植威灵仙。“过去中药材种植人工撒播深浅不一,出苗率低。在抚顺县农机化省级科技特派团的帮助下,我引进可满足中草药种植工艺的播种机,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杨宇鹏说,科技特派团还从科学用肥、控草等方面给出全程技术指导意见,实现降本增效。

持续为农业生产注入“智力”,我省通过建立长期稳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遴选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强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育各类乡村振兴带头人等,强化实用技术集成推广。去年,我省示范推广标准化技术模式25套,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脚步,我省还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方面综合施策。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特色种植业培优增效,推动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渔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绿色防控措施等加快农业绿色发展。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壮大的新产业新业态,拓宽了农民的就业空间,扩大农民的增收渠道。

广袤大地,生机盎然。“金扁担”一头连着“米袋子”,一头连着“钱袋子”。下一步,我省将继续以推进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出高质高效、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