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省摄影界推出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 60幅历史影像聚焦时代闪光点
省摄影界推出纪念《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 60幅历史影像聚焦时代闪光点
【2022-05-25 来源: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重温《讲话》精神,弘扬人民文艺服务人民的宗旨,省摄影家协会推出线上主题摄影作品展览,展现继承鲁艺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响应时代召唤。辽宁摄影人用60幅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精品力作礼赞人民,讴歌时代,为辽宁建设文化强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呈现70余年珍贵的光影时刻

1942年5月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结束的那天,摄影家吴印咸端起一架老式相机,在落日余晖中为所有与会者拍摄合影,定格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时刻。摄影这门艺术,也以其不可替代性,成为记录时代发展、记录人民生活的重要载体。辽宁摄影有着辉煌的历史,7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辽宁摄影人根植脚下这ie片热土,用饱含深情的影像作品记录无数珍贵的辽宁时代印记,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摄影家,将具有浓厚辽宁特色、辽宁风采、辽宁品格的经典摄影作品奉献给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摄影界活跃着一批在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长起来的摄影家。他们曾参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投入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创作出一批独具历史特色、兼具文献与艺术价值的纪实摄影力作。此次展出的高亚雄拍摄于1952年的《上甘岭反击战》,梁枫拍摄于1953年的《走上岗位》,臧德宽拍摄于1953年的《三八测量队》,于兆拍摄于1958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田原拍摄于1961年的《炼钢能手李绍奎》,张峻拍摄于1961年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等作品,生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生活的巨变,成为经典载入摄影史册。辽宁省摄协主席线云强表示:“辽宁摄影历来与辽宁发展同行,辽宁摄影人聚焦时代变化、辽宁前行、人民呼声,将关注的视角从宏大的社会场景延伸到普通人的生活,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作品突出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

此次展出的摄影作品为荣获摄影重要奖项或影响深远的作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题材、拍摄方式、摄影独特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展览主题,突出了人民性、时代性和艺术性。以时间为脉络,以人民为主线,聚焦人民美好生活。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王玉文拍摄于1981年的《在树洞中等车》,表现新时代普通人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作品广为传播。杨振华拍摄于2014年的《金秋时节》,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脱贫奔小康、丰收喜悦的场景,作品获第十六届辽宁省摄影艺术展银奖。《雪狼行动》聚焦和平时期士兵群体,由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线云强拍摄于2015年2月,镜头抓取牡丹江北部战区某特战旅狙击手群像,表现他们不畏严寒坚持军事训练、保家卫国的场面。作品被评价为“用大视野的目光来理解和平时期的军营生活,用超越的方式把军事摄影的纪实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

深入生活、深入人民,以小见大反映重大主题,是辽宁摄影的突出特色。摄影家时刻将目光聚焦于现实生活,用镜头记录辽宁发展振兴的感人故事,用镜头捕捉无数感人至深的闪光点。恢宏场景与生动细节同呈,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风采和辽宁砥砺奋进的发展面貌。省摄协秘书长贾峻峰表示,秉承鲁艺优良传统,摄影家必须深扎时代现场,用深邃的目光观察生活,用宽厚的情怀观照生活,不断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坚持人民至上、生活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