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周、心理游戏运动会、生命教育之花生种植采摘节、“说说我的情绪”故事会……连日来,顺城区将军三校心理拓展课程有序开展,这只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中一项内容。8年来,学校将心理学与各项工作有机整合,建设心育文化,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探索出了一条心育办学之路。学校也由区域内的薄弱学校,成长为省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抚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积极品质
将军三校地处老城区,学生大多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为了生计家长无暇顾及孩子,家庭教育缺失。如何改善学校现状,并按照6至12周岁儿童发展规律给予学生科学的教育,成为学校攻坚的方向。带着这样的思考,学校从2013年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将“培养积极品质,关注方法指导,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心育工作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教育实践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心理技术与学校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心理课程与学科渗透相结合、个体辅导与团体训练相结合,多角度实施心育教育。同时关注咨询师队伍、教师队伍和家长队伍建设,构建学科类课程、心理成长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体系,实施个体辅导、团体辅导和随时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群体心理辅导模式,有效落实心育教育。
学校充分发挥6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作用,围绕学生个性心理、交往心理、学习心理、生活心理、智力开发、意志品质六大主题,编写了《团体心理训练》校本教材,并申报了省级重点课题《小学生团体辅导的策略研究》,通过研究促进课程实施。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以“走进儿童世界,体验心灵成长”为主题,开展校园心理剧大赛,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并荣获辽宁省中小学生心理剧大赛一等奖。同时还通过了《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的研究》《绘画疗法对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助作用的研究》两项省级规划课题,促进了工作的落实。
结合“心育”特色 做好校内课后服务
结合“心育”办学特色,学校紧紧围绕积极心理学的思维力、创造力、好奇心、勇敢、活力、坚韧等24项品格优势,开设了课后服务课程,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了18项拓展课程,其中“团体沙盘游戏”课程,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创造力;“心理拓展训练”课程,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和沟通协作能力;“专注力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专注力;“我是倾听小能手”“快速记忆”课程,根据眼动规律开发大脑,提高记忆能力;“成长型思维训练”“好习惯,我能行”课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坚毅的性格;“玩转魔方”“数独训练”“挑战九连环孔明锁”课程,传承古老的智力游戏,培养学生专注力;“绘本故事创编及演讲”“快速阅读”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还开设了6门选学课程,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得到家长的认可。
成立“润泽心理”团队 服务学生家长
学校润泽心理关爱未成年人志愿者团队,承担着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在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团队成员通过系列心理课程,为有需求的家长、学生、教师舒缓情绪、降低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居家线上学习两周过后,团队成员引领学生通过“波浪线”添加画,进行了一次心理情绪的自我测试、觉察和宣泄。
学校在正常安排学生居家学习内容的同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陆续推出学生手势舞、手指操等,指导学生每天训练一次,提高居家学习的动力。
针对居家学习期间部分孩子出现的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等共性问题,团队成员为家长作了“居家问题困扰、心理助力解忧”心理健康讲座,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困扰,还教会家长如何摆正心态,怎样正面与孩子沟通,建立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
长时间的在线工作,让老师们产生了压力。团队成员通过录制心动力训练(教师版)心理课程,教会老师如何进行自我关怀和自我调试。学校工会还向老师们发起线上工会活动的倡议,有才艺的老师当起了美食和园艺主播,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能。
在居家与线下教学衔接的关健节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校长刘静作为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为家长作了“运用赞美 赋能孩子”教育讲座,视频号点击率达到上千次。四年二班鹏翔家长留言说:“感谢学校的指导与分享。接下来我将运用所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