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个部门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让群众进一扇门,办全部事;进一张网,办全部事……”
“在26个镇街和4个社区建立30个政务服务驿站,每个驿站均认领事项清单149项……”
“政务服务大厅设立10余种便民服务设施,设置服务指引类标识百余种,指引办公定点位置2100余处……”“工改平台共为82个项目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余个……”
……
一串串“放管服”改革的数据,折射出海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个有力举措。
今年上半年,海城市连续出招优化政务服务,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政务服务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甚至关键指标。近年来,海城市始终坚持将优化政务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把政务服务提档升级作为制度创新的重中之重,全力加快建设“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2020年,海城市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的3个县之一,在“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排名中列第68位。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今年上半年,海城市持续在优化政务服务方面发力,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政务流程再造,极大压缩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海城市全面实行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53个部门全部进驻海城市政务服务中心,依托鞍山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让群众进一扇门,办全部事,进一张网,办全部事。以“一网通办”为突破,将社保、医保、不动产、公积金等业务系统全部接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在线申报、在线办理、在线反馈,除涉密或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事项外,做到“应上尽上”,真正实现单点登录、统一受理、统一办结。海城市还积极推进电子证照梳理、生成、线上线下使用以及电子印章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2家单位制作电子证照,累计制作电子证照93张,实时产生电子证照数据18246张,制作电子印章132枚,签章次数46374次,验章次数507次。
同时,海城市政务服务中心还从健全服务规范入手,紧扣群众需求,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健全服务标准,进一步规范细化办事流程,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工作法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告知承诺等制度,实现工作有标准、流程有规范、检查有依据、考评有准绳,持续提高全周期服务能力。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发力,设置便民服务二维码,群众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使用办事指南,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办理事项目录,以及办理流程、材料清单、办理时限、咨询电话等信息,大幅度提高了办事效率,节约了时间、交通等方面成本。
李久强是白杨社区居民,虽然有智能手机,但很多功能却不怎么会使用。不久前,李久强来到海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面对一大堆电子设备,不知如何是好。中心工作人员主动走上前来,不仅送上瓶装水,还耐心教他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快捷办理业务。中心工作人员花了1个多小时时间,帮李久强熟练掌握了手机扫码等基本操作。“这样的服务真贴心,让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李久强连声称赞。
杜绝审批工作体外循环现象,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今年上半年海城市优化政务服务的又一有力举措。为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实现“应进必进,集中审批,一口受理,一站式”审批服务体系,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海城市以优化审批流程为抓手,打造“诚信,高效”的执行机制,根据省市要求,共梳理出海城工改有关事项103项,其中主流程4个阶段共涉及事项32项,涉及审批许可事项均已按照国家要求,同步审批所需申报材料。截至目前,工改平台共为82个项目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0余个。
此外,海城市还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在26个镇街和4个社区建立了30个政务服务驿站,每个驿站均认领事项清单149项,并积极组织各部门对各驿站工作人员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和考试。为了更好地实现政务服务驿站职能,海城市与联通公司沟通协商后,为30个政务服务驿站铺设了电子政务外网,真正实现了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其间,中小镇还与银行进行合作,在政务服务驿站设置政务服务一体机,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打破了时间限制,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事项“24小时自助办”。为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各政务服务驿站还采取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模式,每个乡镇层级政务服务驿站设置2个“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社区层级政务服务驿站设置1个“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真正实现了“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的转变,打破了部门和职能限制,切实让群众得到方便、快捷、实用的体验。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海城市还不断完善政务大厅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三化”建设。海城市政务服务大厅以定点设计、定点图导等方式对大厅的物品摆放、空间管理、服务设施指引等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10余种便民服务设施,设置服务指引类标识百余种,指引办公定点位置2100余处。在完善综合窗口设置方面,海城市政务服务大厅对照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建设165项细则要求,新设置社保类、医保类、公安类综合接件窗口3个。在完善进驻单位沟通机制方面,大厅53个进驻单位全部设立首席代表,其中34个进驻单位与其对应窗口人员签订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首席代表授权书,同时要求进驻单位人员充足,实行AB岗制度。在完善进驻窗口管理方面,海城市各职能部门选派专职人员进驻大厅,坚决杜绝空岗现象。
政务服务好不好,企业群众说了算。为提升服务效能,海城市政务服务中心还立体化推行“好差评”制度。企业和群众可通过点击评价器、意见箱、投诉电话等方式,对每一次政务服务的满意度作出评价,逐步建立起政务服务评价、核实、整改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及时整改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以用户评价倒逼政务服务能力提升。加大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工作效能、服务规范等方面监督和管理,从源头上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务服务整体水平。
今年上半年,海城市优化政务服务的一系列“大动作”让企业办事更加方便、更加顺畅,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到海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下半年,海城市将在理念、制度和技术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努力构建“一件事一次办”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使“一件事一次办”更加富有特色、富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