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营口市加速推进健康营口建设,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技术和服务水平。用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的持续改善,生动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全部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逐步落实,三级综合医院1小时服务圈、二级综合医院半小时服务圈,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分钟服务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营口市从全市医疗供需实际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出发,科学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定位,构建了“上伸下延、内联外展、城乡联动、层层帮扶”的医疗卫生服务互动体系,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兜底。2017年,营口市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中心医院建立医联体,双向转诊成效初显,新技术“沉”下去,医联体“实”起来,区域医疗资源通过医联体媒介实现共享。
得益于营口市持续开展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双提升”工程,2020年,营口市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改扩建,更名为市第五人民医院。真金白银的投入优化了患者就诊环境,让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市成为可能。
营口市第五人民医院与省级医院进行合作,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包括内镜系统、超声等,现在省级知名专家定期到医院出诊,深受居民欢迎。
营口市中心医院的远程问诊中心主要对接北京301医院、北京协和、北京天坛、北京宣武医院,对下对接的是营口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几家专科医院,患者有疑难病例,通过远程问诊中心可以直接对接顶级专家,面对面交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
此外,营口市还引入民营资本充实医疗力量,营口方大医院、盖州博海医院等一批有规模、高水准的社会办医应运而生,满足百姓就医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千人口床位达到6.5张,千人口医师数3.8人,千人口注册护士4.5人,每万人口有3.5名全科医生。
维护人民健康,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正所谓“上医治未病”,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针对应对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我市抓紧补短板、强弱项,高标准建设负压隔离病房,加速推进传染病应急救治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项目,提升市疾控中心疾病预防和检测能力,切实把“防”的制度夯实,让“防”的能力提升。
营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营口市以推动医疗卫生领域民生实事落地惠民为目标,开展项目集中攻坚行动。近年来,市中心医院标准化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基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实验楼、医疗物资应急储备库等一批医疗项目陆续建成启用。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应急救治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这些硬件的投入为我市传染病应急救治能力提升提供了坚强保障。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我市坚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以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主线,将家庭医生签约、义诊进社区(乡村)、健康知识普及等专项行动有机统一,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跟踪管理、早期干预,尽量使辖区内的群众,少生病、少生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