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营口:国企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奋楫再次出发
营口:国企改革激活一池春水 奋楫再次出发
【2023-02-16 来源:营口新闻传媒中心】

2020年营口市市属国企扭亏为盈,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2022年利润总额较上一年翻一番。亮眼的成绩单为营口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写上生动而深刻的注脚。

春节刚过,营口国投集团开始制订计划,进一步推动北海国家海洋公园运营工作。2022年,营口国投集团推动北海国家海洋公园PPP项目顺利完成签约,投资10.38亿元,完成资本金融资2219万元,成为集团重新组建后的工作亮点。

营口国投集团于2022年4月由营口文旅集团、营口城投公司等五家集团公司组成。营口国投集团领导介绍,新组建的集团重点聚焦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文化旅游、粮油储备四大业务板块。城市建设运营板块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绿色物业等领域拓展,增强基础设施运营能力。投融资板块与各县区、园区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发挥资源整合作用,支持县区经济发展。文化旅游板块依托辽河老街、仙人岛、北海公园旅游项目,培育上下游产业,构建营口滨海旅游产业带。粮油储备板块结合粮食集团新基地建设,统筹粮食仓储设施,有机衔接产销区,打造高效运行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截至2022年底,营口国投集团资产总额达到332.27亿元、利润总额4897万元,“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服务民生保障和改善”三大战略导向成果丰硕。

营口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从2020年开始到2022年6月结束,提前半年圆满完成任务,并逐步破解了一些困扰国企发展的问题。市国资委领导说,改革前,市属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资源分散,业务存在重合,小而散,盈利能力不足,员工积极性不高,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后备人才和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我们想通过改革着力解决这些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难点问题。

这次改革将国资系统9户企业集团,打造形成1户资本投资公司、1户资本运营公司和3户公益类企业的“1+1+3”框架体系。同时通过合并、注销、破产、重整等方式,清理63户非主业及企业低效无效对外投资业务。布局调整后,聚焦优势资源,国企融资能力显著增强,对接金融机构提供项目资金支持,重点盘活县区具备长期稳定经营性收益的“休眠”资产。市国资委领导介绍说,在前期投资仙人岛白沙湾浴场经营权、大石桥市农田灌溉及水利设施项目的基础上,2022年投资了站前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22亿元,北海团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特许经营项目10.38亿元,以及承接健康驿站、方舱医院及亚定点医院建设等防疫应急工程类项目4.5亿元,总投资18.1亿元。

随着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稳步消除,现代新国企活力迸发、动力充沛。三年来,国资系统累计投资34.18亿元,盘活存量资产28亿元,基本形成区域投资全覆盖。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聚焦城市运维和民生保障,在公交候车亭改造、辽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二次供水安全工程、东部热源厂建设等重点民生项目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营口交运集团企划运营部部长说,仅2022年,营口交运集团在市区内辽河大街、新兴大街、学府路等主要街路完成新建公交候车亭111处,新建灯箱站牌190余处。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要求,对公交26路实施优化整合以及延伸调整,从而扩大了公交线路服务县区的覆盖面。

此外,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市场化选人用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让企业职工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国企职工,我们充分感受到了人员能上能下、奖惩并行,极大提升了我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营口产投集团企管部部长说。

从三年改革脱困到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营口市抓住激励、竞争、创新等基础性制度精准发力,取得扎实成效。改革永远在路上。要彻底打通制约国企改革深化的堵点痛点,必须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继承发扬三年行动中形成的清单化举措、定量化督办等工作方法,并鼓励探索创新,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下更大力气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为营口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