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碱地柿子——营口盖州西海双桥村的特色名片
碱地柿子——营口盖州西海双桥村的特色名片
【2023-04-13 来源:营口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联系点工作是营口新闻传媒中心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的一项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走转改”活动和调查研究活动。这项活动是从2020年开始的,记者联系点从最初的212个村88个社区到现在覆盖到营口地区的644个村188个社区。开展这项活动,不仅要寻找基层的鲜活线索、发现新闻、报道新闻,更重要的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走新闻宣传工作的群众路线。


       从3月30日开始,营口日报开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记者联系点》专栏,陆续刊发记者在联系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今天,记者就带大家到盖州市西海办事处双桥村的碱地柿子大棚走一走、看一看。


       3月正是碱地柿子热卖的月份儿,近日,记者一行5人来到了营口碱地柿子的产地之一盖州市西海办事处双桥村。这里的土壤经过辽河水常年的漫灌,形成了营养丰富的碱性土。双桥村党支部书记宋鹏家抓起一把土向记者介绍:“碱土和正常的土不一样,土发白,碱大,柿子就好吃。”可以看出,碱土颜色白,结块坚硬,和旁边松散色深的普通土对比鲜明。


       正值正午,大棚内光照强烈,在密不透风的塑料布的包裹下棚内闷热难耐。果农孙长颜介绍起他引以为傲的大棚:“种植面积一亩半,亩产15000斤左右。一上午已经采摘了300多斤柿子。”


       柿子顶部为绿色,咬上一口果肉饱满汁水充足。柿子的丰收和上乘的品质让孙长颜十分开心。孙长颜继续介绍:“正月开始播种,2月采摘第一穗,经过3个月的收成期后,柿子最多能收7穗。”


       柿子架最低处是第一穗,随着藤蔓的生长,第二穗、第三穗一直到第七穗的高度依次上升,如今柿子架已经有一人多高,丰收季也接近尾声。


       孙长颜感慨道:“种了20多年碱地柿子,2018年换成了钢架大棚,如今又建了机械卷帘。”他来到棚外,操作起卷帘开关向记者演示。


       “碱地柿子品种是从盘锦引进的,人家吆喝得好、卖得也好,咱的价格照比盘锦可低多了。”孙长颜无奈地笑了笑,“我不会走微商这条路,走微商的话还能挣更多钱,咱还整不明白。”


       光有品质,不会吆喝不行,没有量产,形不成规模,再美味的碱地柿子也只能是麻雀啄米、小打小闹。可喜的是,双桥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正在研究扩大碱地柿子大棚种植面积,西海办事处党委也想方设法通过新媒体渠道提升双桥碱地柿子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