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合作区打造人才引擎 汇聚高质量发展动力
合作区打造人才引擎 汇聚高质量发展动力
【2023-07-18 来源:合作区】

       今年以来,合作区紧紧围绕“鸭绿江英才计划”,打造招才引智平台,优化人才环境,塑造人才矩阵,助力科技创新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

       摸清人才底数是挖掘人才、发展人才的切入点。为加强服务企业、优化人才政策,合作区采取实地走访、电话沟通、深度调研等方式,充分了解企业人才诉求,摸清人才需求数量和方向。同时,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流动情况,定期补充、完善合作区人才需求台账,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不断提升人才服务精度。截至目前,合作区共征集到岗位需求198个,人才需求1199人,海外人才需求6人,搜集争取上级扶持清单5个,为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1-6月,合作区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带领企业走出去,把人才引进来。3月22日,组织辖区12家企业参加丹东市“百企千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现场招聘会,收到简历90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9人。5月10日至11日,携辖区12家企业赴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程学院举办校园专场招聘会,现场收到简历143份,达成就业意向48人,其中研究生2人。5月20日,组织辖区19家企业赴辽东学院参加校园现场招聘会,收到简历32份,达成就业意向14人。

       搭建人才平台载体,是完善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工作中,合作区结合本区实际,强化比较优势,打造有突出特点、有强大竞争力的人才平台。5月18日,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丹东分中心。主动对接省内高校和沈阳人才市场,为企业提供精准招聘服务,解决企业急需人才引进难问题。打造常态化网络招聘平台,与5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2所高校就“订单式”培养进行洽谈,在沈阳理工大学设立合作区常态化网络招聘专区,在“丹东新区零距离”、“合作区非公风采”微信公众号开辟人才招聘专栏,为发布招聘信息企业招聘到500余人。

       下一步,合作区将进一步完善落实人才政策,加深校地企合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做大人才“蓄水池”,为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