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报道 > 新闻报道 合作共赢 合作区与辽东学院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
合作共赢 合作区与辽东学院签署校地合作框架协议
【2025-05-18 来源:合作区】

5月18日,“丹心纳才 合创未来”校地合作签约仪式暨辽东学院专场招聘活动在辽东学院举行。合作区管委会主任由远飞出席活动并致辞,辽东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钟声参加活动。

根据合作区与辽东学院签署的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双方将依托辽东学院的高端人才智力资源与完善培养体系,在多领域深化合作,通过共建实践基地、组织专场招聘引进青年人才;联合科研攻关,推动产学研合作,破解企业技术难题;建立信息互动机制,转化科研成果,促进高校成果落地;邀请高校专家参与成果发布、学术论坛等活动,开展学术交流、为区域经济发展献策等方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校地合作,为高校学子搭建优质就业创业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中,由远飞表示,此次校地合作签约是深入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具体行动。当前,合作区发展势头良好,政策红利正足,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其中,制造业、电子信息、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与辽东学院的优势学科高度契合,为校地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合作区紧扣辽宁新时代“六地”定位,始终坚持“人才强区”战略,持续擦亮“智汇新区”人才品牌,全面提升产业引才、平台聚才、环境留才工作格局,人才发展呈现出量增质提、活力迸发的良好局面在新机遇、新挑战面前,迫切需要强强联合、深化合作。真诚希望辽东学院为我区高质量发展多出良策、多解难题、多育良才。合作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为专家们的科研成果转化和辽东学院学生们的实习实践提供场景、空间和平台,共同打造校地合作共赢示范样板,形成校地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张钟声表示,此次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意义重大。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雄厚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活力,地方具备产业实践场景、政策支持与资源调配优势。通过合作,双方能打破壁垒,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可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定向输送专业人才;在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地方产业升级。这不仅能为学校创造更多实践教学与科研转化机会,也能为地方注入创新动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成互惠多赢、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随后的专场招聘会上,由远飞实地参观招聘展区,与用工企业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岗位设置、薪酬待遇、招聘效果等情况,并叮嘱用人单位要加大人才招聘力度,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下功夫。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共吸引33家合作区优质企业参与,提供了机械工程、酒店管理等领域573个就业岗位,现场气氛热烈。众多学子积极咨询、投递简历,与企业代表就发展前景、岗位要求等深入沟通。截至目前,已有50余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辽东学院相关负责人,区党群工作部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