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编从区投促局获悉,合作区上半年招商引资成绩单“出炉”,其中,域外内资到位51.5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9.25%,同比增长46.77%,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98.24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31.49%,较去年同期增长1.27倍,总量同样位列全市榜首。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合作区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从机制、方向、产业三个维度齐发力,把招商引资当成“重头戏”攥紧抓实的不懈努力。今年上半年,合作区创新“管委会+公司”模式,打造专业招商队伍,聘请招商大使和经济顾问,激发党员干部活力,形成“人人愿招商、个个会招商”的全员招商氛围,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深耕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举办新质生产力主题招商活动。同时,依托口岸、港口这些好资源,联合辽港集团、临港集团等,重点瞄准临港物流、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进行精准招商。目前,红顶商场、花园酒店等项目正在推进调规重建,中桥5G芯片、招运风电等重点项目推进顺利,为区域产业升级持续注入新动能。
此外,合作区深知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今年以来,合作区持续发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服务,建立项目工作专班,深化领导干部包联制度,保证政策惠企精准滴灌,从落地到投产提供“一条龙”服务,清单化解决企业诉求,及时破解项目推进难题,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上半年,共帮助38家企业争取专项资金1400余万元、4家企业获得促消费资金36万元,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下半年,合作区将持续擦亮招商引资“金字招牌”, 依托“自贸联动创新试验区”等三重政策优势,推动互市贸易进出口双向发展,做大“互市贸易+产业”规模;深化与各地商协会及20家对口经开区的合作,在资源互补、人才交流、产业升级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推动项目梯度转移;加强与招商局集团、中国华能等央企合作,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全力打造丹东地区经济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