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到2017年,是庄河市本届政府任期的五年时间,这五年,也是庄河历史上面临困难最多、承受压力最大、经受考验最严峻的五年,五年来,我市致力于实力、宜居、富庶、美丽、幸福、文明“六个庄河”建设,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深刻变化、民生福祉明显增进。
五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实力庄河,不断夯实工业发展基础,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提速。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扎实推进,成功入围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名录。庄河港成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合港。大连北黄海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活力迸发,对外开放水平和产业集聚能力全面提升,引资引智及增长拉动作用不断凸显,成为庄河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全市累计利用内资5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6亿美元。安达船用螺旋桨、佰林达木业等传统产业项目入园投产,万阳重工、中船重工、九成智慧城等新兴产业项目顺利落地。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深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宜居庄河,不断改善城乡功能品质,新型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批在即,城乡空间布局和管控水平有效提升。庄盖高速、丹大快铁建成通车,以庄河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六纵四横”城市路网基本形成。儿童公园、青龙山森林公园、将军湖城市公园、明珠湖湿地公园相继建成,黄海大街、延安路两大商圈交相辉映,城市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小城镇建设多点开花,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屯油路覆盖率由61%提高到87%。城乡建设管理加快向注重质量内涵发展方向转变,城镇化率达到45%。打造宜居宜业庄河的奋斗愿景基本实现。
五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富庶庄河,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农业连年丰收,农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惠农资金39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两倍多。建成省内最大的来宝设施蓝莓园和海升矮化苹果园。成为国家第二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奖代补政策县、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优化,农业品牌效应显著提升。现代渔业发展体系全面建立,水产品加工量连续15年位居全省首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动能和活力明显增强,农业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得到全面巩固。
五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美丽庄河,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资源优势更加彰显。“十二五”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扎实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森林覆盖率达到4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我市荣获辽宁省“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位于大连市前列。新增湿地30万平方米,修复海岸线4.5公里,海洋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国际蓝莓节、环英纳湖国际自行车公开赛等节庆活动倍受游客青睐,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3.7%。“一城两带三核四区”的全域旅游空间体系基本形成,我市进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列,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生态旅游品牌城市”等称号。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闪亮的城市名片。
五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幸福庄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提升。就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稳步提升。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从400元提高到760元。教育经费保持“三个增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通过国家认定评估,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千家万户。食品安全三级监管网络进一步完善,国家级食品检验监测整合试点工程全面完成,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保持安全充足。养老机构床位从3000张增加到5000张。全市义工总数达到8.4万人,累计救助弱势群体15万人次,荣获辽宁慈善奖。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共享发展、协调发展格局全面构建。
五年来,我市致力于建设文明庄河,不断强化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社会发展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顺利实施,行政服务事项全流程办理、全过程公开,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并联审批不断深化,普法工作成绩斐然,市乡两级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全覆盖。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刑事案件发案率较前五年下降20%,最大限度遏制“黄赌毒”等社会问题。“平安城市”信息化工程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升级换挡。
回首我市过去五年的成绩,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更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精诚团结和奋勇拼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018年和今后的五年工作任务将更加艰巨,下周同一时间,我们将与观众朋友解析我市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