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县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召开后,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县交通局成为了东升乡东升村的帮扶单位。跟随扶贫工作队来到东升村以后,修帅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里的各项工作。到任之初,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几条原则:吃农家饭,住农家炕,干农家活,办农家事,绝对不搞特殊化。他深知只有真正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才能知道群众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更好地开展工作。为了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他每天早出晚归,走遍了全村8个居民组、580户家庭,摸村情、访民意、探民苦。
在走访中,修帅从不开车仅靠步行。不在车里看风景,走在村里访民情,农户家里察民意,日子久了,村民们都把他当成了自家人,有事没事就唠唠家常。通过走访,他了解到东升村的致贫原因和贫困户存在的实际困难。他召集村两委召开了支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共同研究全村脱贫方案,制定帮扶措施。
一定要发挥道德先进典型作用是修帅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他在东升村开展了道德扶贫活动,成立乡贤理事会,深入到居民小组,农户家里进行宣讲,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增强致富的内生动力,牢固树立依靠勤劳致富脱贫的价值理念。他连续两年在东升村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宣传先进事迹,号召全村村民向道德模范学习,形成了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村民思想道德不断提高的良好社会氛围,2017年6月,东升村被评为沈阳市文明村标兵。
“能吃苦、话不多,但是办事真让人放心!”这是石忠德对修帅的评价。提及老石和修帅的“交情”,还得从他饲养的那几头猪说起。石忠德是东升村国标贫困户,曾经得过小儿麻痹,妻子精神又不好,儿子体弱多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前几年为了生活,老石养了几头猪。但是由于不懂生猪防疫工作,没等猪出栏就死了很多,赔了不少钱,这让老石失去了继续养猪的信心。修帅得知情况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就来到老石家做思想工作,给老石讲解生猪市场行情,鼓励他再试一试。修帅质朴的“农家话儿”打动了老石,说养就养,修帅帮助老石把第一批繁育母猪和20头小猪仔运到了家里。买饲料,做防疫,修帅忙的不亦乐乎,还把手机号码写在了老石家的墙上,叮嘱他有事第一时间打电话。
石忠德的猪养起来了,可由于修帅一心忙于村里的事,根本无暇顾及自家的事,就连年幼的孩子生病都不能及时照顾。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在驻村工作中,修帅就这样长期坚持着把百姓的每一件事当成自己的头等大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一个扶贫工作队队员的无悔誓言。只要常怀爱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自然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修帅说,这就是他工作中坚持的原则。
驻村的日日夜夜,让修帅习惯了在东升村走街串巷,习惯了对村民的嘘寒问暖;村民们的目光和微笑,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2018年4月,修帅由县委选派到东升乡东升村担任第一书记。可以说驻村工作已经为修帅当好第一书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不断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工作的综合能力。6月28日,东升村乡村振兴讲习所挂牌成立。
农村工作必须脚踏实地,第一书记更是要融情于民,事为民所谋。修帅根据实际情况,帮助村民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积极带动全村搞养殖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技术,跑项目,找市场,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
在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修帅使村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进步。 村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村上下真正凝成了一股绳,呈现出一派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经济发展有了苗头,让百姓看到了希望。作为党员干部,修帅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带着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把贫困群众当朋友、当亲人一样去帮扶,讲真心话,办实在事,真心实意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他将真心融于群众,把热心用于服务,以贴心方式解忧,解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让自己的青春之花在农村这片广袤的田野上大美绽放。
“当村官,不能急,也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小事做起。看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村民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只要常怀一颗为村民办实事的心,哪怕干得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也会是村民心中的好村官。”修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回首过往的农村生活,在这条追梦的路上,有喜悦也有挫折,有成功更有收获。修帅和老百姓心贴在一起、汗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与东升村的党员群众一起干、一起苦、一起过,把实事办到了他们的心坎上。他就像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在东升村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一身尘土,诠释着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用两脚湿泥,描绘着新农村更新更美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