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片 > 专题片 骨肉亲情谱写爱的赞歌
骨肉亲情谱写爱的赞歌
【2020-09-20 来源:康平县融媒体中心】

秋雨洗过的天空瓦蓝瓦蓝,风,带点柔柔的情轻拂而来,一脉心绪,随风轻轻摇进秋的怀里,静坐小院,浅笑着,听青鸟在枝头唱起了清歌。就在这美丽的初秋时节,我们驱车来到了海洲窝堡乡葛家炉村,采访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王希臣、师桂云夫妻俩。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王希臣、师桂云一家人生活在葛家炉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屋内陈设十分简单,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几件像样的家电,但是在老两口的精心打理下,整个屋子虽然清贫,却也是错落有致,收拾的干净利落。王希臣、师桂云夫妻俩是海洲窝堡乡普通的农民,今年都已年过七旬,他们每天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喂水、喂饭,每天还要定时按摩,免得生褥疮。这不,他们想给儿子擦擦后背,需要翻一下身,就这几个简单的动作,一套流程做下来,满头白发的老夫妻俩已是气喘吁吁了。

这原本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28年前,儿子王付杰突然患上一种叫强植性脊椎炎的不治之症,当时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病,王希臣、师桂云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只要听说有能治的地方他们都会去尝试,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找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欠下了一大笔外债,尽管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四处奔波,最终还是无法治愈儿子的病,王付杰的病情逐渐恶化,直到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一瘫痪就是28年,王付杰每天不仅大小便不能自理,而且吃饭喝水全都靠父母喂,一年365天不管多忙多累,只要王付杰想吃啥想喝啥,王希臣、师桂云夫妻俩都会想一切办法来满足他,绝不会让他失望。有时怕他寂寞,每天老两口还轮流抽空陪他唠嗑,给他讲讲左邻右舍、或者是在外面听到的新鲜事、趣事。父母忙于农活时,他就自己拿手机上上网,虽然足不出户,王付杰却对国内外大事都有所了解。

王希臣患有类风湿,师桂云患有骨质增生病变,腰已经直不起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耽误照顾儿子,也从来没有耽误了农活。多年来,瘫痪在床的儿子没有渴着、没有饿着,身上没有一处褥疮,没有一外肌肉萎缩。这些年来,王希臣、师桂云老两口的生活一直围绕着儿子转,除了照顾儿子外,还有很多的家务活和农活,年迈的他们每天都要屋里屋外忙的团团转。

王付杰每天躺在床上,看着年迈的父母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看着他们早已累弯的脊梁,还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着,王付杰对父母的付出不仅心存感激,也满含愧疚。每当有人和他谈心时,王付杰都会发自内心的自责,是父母生他养他,本应该是他好好照顾父母,让他们安享晚年,但自己却不争气患上了不治之症,连累了他们,但同时,也是父母这么多年的倾情付出,不仅给了他亲情的呵护,也给了他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让他虽然身患重病、瘫痪在床,生活却也是很温馨。

王希臣、师桂云小儿子的女儿王超,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在爷爷奶奶的教育和影响下,王超也十分懂事,学习之余,她也会和爷爷奶奶一起来照顾大伯,做大伯的贴心小棉袄,有时还讲笑话来逗大伯开心,有什么好吃的,她也会第一时间拿给大伯吃。王超还十分体谅爷爷、奶奶的不易,经常帮他们做一些家务活,来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更值得高兴的是,今年王超刚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辽师大的研究生,这也是让两位老人家最高兴的事儿。

父爱,象高山一样稳固坚定。母爱像流水一样温柔细腻。父亲的脊梁是大树,父亲的肩膀是大山,柔柔的水是说不尽的母爱,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波逆转,母爱就象一场春雨,一首清歌,润物无声,绵长悠远。父母之爱的内涵是最深刻和丰厚的,真诚和细腻的,犹如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永远都不会干涸。黑暗时,父母的爱是一盏照明的明灯,发奋时,父母的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母的爱又是鼓励与警钟。父母之爱,如大海般深沉而宽广,父母之爱,象高山一样稳固而坚定。

不幸的事是难以预料的,王希臣、师桂云两位老人常说,既然不幸的事儿被他们遇到了,那就要乐观的面对现实,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还有儿子在身边,照顾儿子的同时也是在享受着骨肉亲情。有家就有希望,有家就有幸福,王希臣、师桂云对儿子二十八年的亲情呵护,携手演绎人间大爱,诠释了什么叫不离不弃,什么叫至爱亲情,谱写了一曲爱的人生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