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片 > 专题片 我和我的小康——铁岭
我和我的小康——铁岭
【2021-04-27 来源:辽宁广播电视集团新闻中心】

有着“辽宁粮仓”美誉的铁岭,从过去的“煤电之城”变身如今的“新型能源城市”,作为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铁岭市啃下“硬骨头”、深耕“试验田”,进行“新实践”,只为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铁法能源蒸汽机车博物馆,伴随着不时的火车呼啸声,69岁的晓明矿退休工人程福海回忆着自己激情燃烧的岁月。

说起当年矿上的那些事,这位曾经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说他们这一代煤矿工人,所有的经历、荣誉,都是吃大苦挨大累换来的。

一代人老去,总有人正年轻。2019年5月24号,33岁的小青矿工人刘赞阳在操作台前,点了一下鼠标,采煤机井下轰鸣。这一点,实现了程老那辈人想都不敢想的“智能化”。

程老退休前一年,小刘从技校毕业来到铁法能源公司成为一名矿工,从最初对黑暗的恐惧,到小青矿实现了智能化开采前,在井下一干就是13年。

古稀之年的程老,见证了铁法能源从最初的人工打眼、放炮、擭大锹,到半机械化开采,综合机械化开采;而立之年的小刘成为智能化开采的亲历者,时光在这里折叠。

煤还是一样的煤,两代人,不一样的生产方式,带来的是矿工这个相同身份的不同体验和生活的变化。

如今程老的退休金将近4千块钱,小刘和很多年轻的工友们也都买了车。后辈在突破,前辈在感慨,他们接力着,从过去走向未来。

20年前,孤家子村村民付洪涛在山里种下了1500亩树,为的是等树长大卖木材赚钱。20年过去了,如果按一亩地500棵算,75万棵树能卖出一笔很可观的价钱。

树,不舍得砍了,收入从哪里来?地,就在那,人,要吃饭,到底种什么?2017年,结合孤家子村土地土质情况和气候条件,曾经是空壳村的村两委经过实地考查号召村民套种大果榛子和中草药。作为全村33名党员之一,付洪涛带头响应。可是当时全村,326户村民,绝大多数选择观望。村书记佟明芬说起步很难。

村民董连喜就是因为老伴儿不同意,没有赶上第一拨种植,在带头人付洪涛的带动下,如今董连喜已经尝到了大果榛子和中草药种植的甜头儿。

自打种上了中草药,付洪涛有空儿就会去同村做了十几年收购中草药生意的温彦志家,打听打听行情,也为大伙儿即将收获的药材找找卖家。

如今,榛子树上已经挂上榛果,地里的苍术也已经开花结籽。就像跳远一样,先是低头蓄力,才能跳得更远,无论是付洪涛、董连喜、温彦志,还是村书记佟明芬,经过了三四年的耕耘,他们都带着各自的小心愿和小目标,期待属于他们的双丰收之年。

在种粮大县昌图,几代农民守着黑土地,种下黄玉米。传统种植的思维定式就是清秸秆、翻地、起垄、播种,但这样的老把式会让土壤失墒,造成板结。地,该怎么种才更科学?

盛铁雍,1999年中专毕业回到老家昌图县亮中桥镇成为一名农民,2012年,买了全镇第一台免耕播种机。不用再处理秸秆,对土地破坏也小。但打破传统,需要技术,需要勇气,需要耐心。

一片质疑声中,盛铁雍对这种机械化保护性耕种方式信心十足,而这种信心源于他多年来对种植技术的不断钻研和投入。

从20年前最初的十几亩地,慢慢流转了六七十亩地,几百亩,一千亩地,再到如今的五千亩地;从单兵作战到成立合作社,盛铁雍对于种地这件看似简单和天经地义的职业,有了新的理解。

起初给钱都不让种的岳父,看着年年高产丰收的女婿,松口同意了。盛铁雍带动和改变的不只是家人,还有镇上很多农民。

经过几年的保护性耕地,秸秆还田,地里的蚯蚓多了,地力增加了,产量提升了。每年秋天,黄澄澄的粮食一卖出去,就意味着收获,这是盛铁雍最幸福的时刻,他对这片黑土地爱得深沉。

如今,盛铁雍的合作社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应用上了无人机,未来他还要引入无人驾驶拖拉机种植,继续学习,用最职业的方式去当好农民这个职业。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发展产业,精准帮扶,五年来,铁岭市高质量完成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销号任务。

截至6月底,铁岭市216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预脱贫1819人全部达到脱贫条件,达标率100%。

城乡居民“钱袋子”越来越鼓,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67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552元,分别比2016年增长22.7%和24.1%。

社会保障能力日益增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年平均标准由4350元提高到4838元

2019年,铁岭市农业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38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00.34亿斤。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城乡居民生活上了新台阶,在辽宁粮仓铁岭,振兴发展的美好蓝图正在变成现实图景。